宗澤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宗澤是南北宋之際的抗金名將。靖康以后,金兵大舉南侵,他毅然揮師北進,收復了汴京周圍的大片失地。他和岳飛一樣,是當時最具有號召力,最受人崇拜的民族英雄。他不以詩名家,不在文字上用功夫,但所作的詩,往往洋溢著愛國熱情,深摯感人。
《早發》記敘的是他在戰事倥傯之際的一次出行,詩中滲透著他對國事的無比關心。“傘幄”也就是車蓋,是當時官員出行所必備的儀仗。“垂垂”,形容車蓋張開,車帷下垂而飄動的樣子,象征著這位東京留守兼開封尹在出巡時的威武情景,但車馬卻不在通衢大道而在沙地上行進,說明慣于在野外作戰的老將,又一次在郊野行動了。次句更進一步說明,此次行軍,“水長山遠”,是一次長途跋涉。因而“路多花”的“花”字,看來并非百花盛開之意,而是指道路錯綜復雜,令人眼花繚亂,難以盡記。故三、四句說:“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詩人無心欣賞沿途景色,而是極力觀察地形地貌,確定今后軍事對策,故走得很慢,不起喧嘩之聲。這一“靜”字實際上貫穿了全詩,為什么要如此靜呢?它包含著多層意思:他出行于山野冷僻之地,本來就并非鬧市,此其一;這樣才能細細考察,冷靜思慮,此其二;不愿作威作福,驚擾沿途人民,此其三。這也就是詩人的思想品質不同于他人的地方。
詩寫得平平實實,沒有綺艷的辭藻,沒有精巧的結構,也沒有引經據典,以示淵博,而關心國計民生之情,溢于言表,自有令人肅然起敬之處。這就是本詩的價值所在。
上一篇:張耒《夜坐》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崔鶠《鄱陽詩》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