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問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凄惻。
日落西下陰,眾草起寒色。
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
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宋之問就老松樹發出感嘆。他冬末傍晚時到東巖下,環顧四周,覺得很是凄然。眼看太陽落山了,東邊巖石下一片陰影,各種草都枯萎了,寒氣襲人。此時此境,詩人說:“中有喬松樹,使我長嘆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p>
“百尺無寸枝”,極言老松之高大特立,百尺主干上沒有一點兒分枝?!耙簧怨轮薄保翟娙藫熬渌枥L形象而作出的理性推斷。“一生”二字映照了詩題中的“老”字。
作者于老松的形象中特別突出“孤直”的特點,并加以贊美,說明宋之問將此作為他處世的理想和追求;同時也表現作者對紛繁人際關系的一種理解和體會。作者將“孤”和“直”作為老松品格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在作者眼里,只有做到不怕“孤”才能保持“直”。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既干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祇?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也體會到如果一味投機鉆營,阿諛奉承,結黨營私,隨大流,失掉了孤介的品格,也就喪失了正直的情操。何況真理有時在少數人方面,如沒有不怕孤立的精神,也就不能堅持真理。
在作者筆下,老松的“孤直”品格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堅持一生,始終如一。它也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是完全出于自己的本性。
作者描繪謳歌老松的品格,正是以老松作比擬,贊頌那些不畏強暴、不懼惡劣環境、孤介挺拔、有著正直節操的志士高人。
上一篇:《題御愛山·[宋]趙抃》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題花山寺壁·[宋]蘇舜欽》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