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青喬
炮云三載結邊愁,大纛臨風帶血收。
重見吳姬村店里,太平軍士滿壚頭。
此組詩共五首,一題《述懷絕句》,附于《咄咄吟》后,作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這是其中一首。“炮云三載結邊愁,大纛臨風帶血收”,詩以蒼涼慷慨之筆,寫鴉片戰爭失敗的慘痛和詩人對國事的憂愁。三載,指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作者寫此詩時時間。當時鴉片戰爭已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宣告結束,然而,作為這場戰爭的參加者的詩人,他對戰爭所引起的思索卻沒有終止,他時時思索著這場戰爭所付出的“帶血收”的慘重代價。纛,原指軍中大旗,這里泛指軍隊。詩的后二句,是詩人時時郁結于心間的“邊愁”的癥結所在。太平軍士,是對清朝軍隊太平麻痹的諷刺。太平軍士們毫無斗志,他們三三兩兩,流連于酒肆,吆喝狂飲。這里運用以點窺全的手法,反映整個軍隊腐敗松懈的情況。一支在戰爭中打了敗仗的軍隊,沒有吸取失敗的教訓,進行整頓,重振軍威,引起了詩人的警覺,觸發了他縈繞心間的“邊愁”,充分表現出詩人敏銳的政治嗅覺和濃烈的家國之思。此詩下筆蒼涼,在“愁”字上生發,臨風慷慨,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趙翼《論詩(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金和《西施詠》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