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
呼婦鳩聲水一涯,魚噞猶恐尚風霾。
癡兒不知波濤險,笑指船如水靸鞋。
古籍《埤雅》:“鳩,陰則屏其婦,晴則呼之。”所以“呼婦鳩聲”即指晴天;而“魚噞”(古讀上、平兩聲,此處應讀平聲以合平仄)系魚口露出水面吸氣,常出現在天快下雨時。頭聯兩句通過用典和一種特定的自然現象說明“天有不測風云”的道理。“不測風云”對水上旅行的人是種威脅,尤其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在波濤中渡江的詩人此時必定心懷惴惴,然而幼稚的兒童不知其中包含的危險,反而覺得有趣,“笑指船如水靸(tā,古入聲字,屬仄聲,踏倒鞋幫拖穿)鞋”。這在修辭上屬反襯或對比,詩人的“猶恐”與孩童的“笑指”在渡江這一特定場合相互襯托,相得益彰,詩人的惴惴不安,孩童的幼稚可愛都生動地凸現在讀者眼前。
有清一代,統治者對知識分子一直實行高壓加籠絡的政策,大規模科舉取士的同時又大興文字獄。詩人一生窮愁潦倒,看透了官場的黑暗險詐,飽嘗了世態炎涼,詩中對此有所寄托,應該是自然的。
這首詩用普通話讀已不押韻,但據近體詩韻,“涯”、“鞋”同屬“蟹”攝“佳”韻,“霾”屬“蟹”攝“皆”韻,實際讀音十分相近(若干方言里這三字今仍同韻),允許變通相押而無大礙。
上一篇:劉大櫆《西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姚范《山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