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十二)》晚韶華
晚韶華
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
這支曲子是詠李紈的。寫她早年守寡,后來雖母以子貴,直到晚年才過上好光景,可惜好景不長,兒子又很快死去,她又成了一個孤寡的“誥命夫人”。曲名《晚韶華》即晚來的好光景,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主人公悲劇命運的惋惜與同情。
李紈,字宮裁,賈珠之妻,賈政、王夫人之長媳。她出身于金陵名宦世家,自幼受封建禮教熏陶。丈夫早年亡故,幸存一子,取名賈蘭。小說中寫她“雖青春喪偶,且居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yǎng)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可知,她是一個恪守封建婦道、與人無爭、與世無爭的賢淑寡婦。在“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枷鎖束縛下,她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兒子賈蘭身上,望子成龍,為她博得個母以子榮、光宗耀祖的錦繡前程。但是,當這一切剛剛變?yōu)楝F(xiàn)實時,她唯一的兒子賈蘭卻突然死去,望子成龍變?yōu)橥映煽铡_@對她是一個多么沉重的打擊!
首二句“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總寫李紈一生中早年喪夫、晚年喪子兩大悲劇。前句“鏡里恩情”,指丈夫賈珠英年早逝,恩愛夫妻之情化為鏡中虛影;后句“更那堪夢里功名”,指兒子賈蘭得官不久死去,使這功名富貴也成了夢中幻境。“更那堪”三字是說“鏡里恩情”已使她不勝悲苦,現(xiàn)在又加上“夢里功名”,猶如雪上加霜,苦上加苦,她怎能經(jīng)受得起呢!“那美韶華”二句,上承“鏡里恩情”,進一步寫李紈的早年喪夫,寫她對少年夫妻恩愛生活的無限眷戀之情。“美韶華”,指美好的青春年華;“繡帳鴛衾”,代指夫妻生活。“只這帶珠冠”三句,接承“夢里功名”,寫李紈雖母以子貴,被封為誥命夫人,但卻失去了心愛的兒子,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珠冠”、“鳳襖”,指李紈因兒子做了官,她也得到封誥。珠冠、鳳襖系古代受朝廷冊封之誥命夫人的服飾。珠冠、鳳襖之得,難抵失子之痛。這悲痛對于長年寡居的李紈來說尤其沉重百倍,所以曲中說“抵不了”。“抵不了”者,得不償失也。“無常性命”,即人生無常,指賈蘭之死。“雖說是”句,是李紈對晚年富貴卻又有失子之痛的感慨。“人生莫受老來貧”,這一人生格言說明“老來貧”是人生一大哀事。李紈貴為誥命,雖無老來受窮之憂,卻有老年喪子之痛。她非但未能為子孫積得陰功,而且連承受這陰功的子孫也沒有了,試想這該是多大的悲哀!封建禮教為婦女制定了“三從四德”的道德規(guī)范,“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如今她“三從”落空,這對一位恪守婦道的寡婦來說是最大的悲劇。“陰騭”,即陰功、陰德,迷信說法,指人在陽間做了有德于人的善事,陰間可以記功,并且可以蔭及后代子孫。
“氣昂昂頭戴簪纓”六句,正面寫賈蘭的“夢里功名”。其中前五句通過生動具體的描繪,極寫賈蘭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顯赫氣勢。簪纓,是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簪,是將冠綰在發(fā)上的長針;纓,是冠上的帶子。此處指清代王公貴族用以標志品級和軍功的頂戴、花翎之類。請看:“頭戴簪纓”、“胸懸金印”、“爵祿高登”、“氣昂昂”、“光燦燦”、“威赫赫”,何等排場,何等氣概!可惜好景不長,正值賈蘭春風得意、飛黃騰達之際,突然大禍臨頭,“昏慘慘黃泉路近”!上述的簪纓、金印、爵祿,一切的一切頓時通統(tǒng)化作了“夢里功名”。在以上六句中,作者以五句之眾,用特定的句式,通過反復(fù)重迭,使賈蘭那神奇般的發(fā)跡和幻滅過程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真是瞬息巨變,令人猝不及防。可謂功名富貴,猶如曇花一現(xiàn)!
末二句,通過設(shè)問自答總結(jié)全篇,說明人生無常,功名富貴不可羨,李紈原是大可不必望子成龍的。從“將相可還存”的問句推測,賈蘭后來可能有“將相”之職,但即使如此也只能是個贏得后人欽敬的“虛名兒”而已。
這首《晚韶華》,紅學(xué)界還有別種解釋,即將“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昏慘慘黃泉路近”等句,解釋為寫李紈短命早死。但是,仔細體味曲文含意,李紈早死之說未必符合曹雪芹原意。特別是從曲中“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等語看,完全是一副“將相”氣魄,與“帶珠冠,披鳳襖”的誥命服飾截然不同。再說,曲子即名《晚韶華》,自然是指因賈蘭的“虛名兒”給李紈帶來的晚年好光景,倘若李紈真的是短命早亡,那還有什么“晚韶華”可言呢!可知“昏慘慘黃泉路近”指的是賈蘭而并非李紈。由于賈蘭的“夢里功名”給李紈帶來了“帶珠冠,披鳳襖”的“晚韶華”,但她卻因此成了一個既無丈夫、又失去兒子、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老寡婦。成了“枉與他人作笑談”、“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的所謂“誥命夫人”,這正是曹雪芹寫《晚韶華》這首曲子的用意所在。
上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十三)》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十四)》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