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弘忍弟子所作二偈》其一
其一
唐·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其二
唐·惠能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寶玉被湘云、黛玉誤會,懊惱之極,加之素日受老莊思想和佛教的影響,又剛剛聽了寶釵介紹戲曲《山門》中《寄生草》曲子,便寫了一首偈、填了一首《寄生草·解偈》。次日黛玉、寶釵和湘云來看寶玉,要將寶玉愛看道書和參禪的癡心收住。黛玉先問寶玉:“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竟不能答,黛玉又在他所作偈的末尾續(xù)了“無立足境,是方干凈”兩句。寶釵聽了說:“實在這方悟徹?!苯又v了佛教史上的一段故事,還引了這兩首偈。
弘忍(601—674),七歲奉事道信禪師,后道信傳法於他,稱“五祖”,傳教于黃梅雙峰山東山寺。自弘忍以后,禪宗形成兩派,北派以神秀為代表,南派以惠能為代表。
神秀(606?—706),弘忍的大弟子,后來是禪宗北宗的創(chuàng)始者,史稱北宗六祖。惠能(638—713),一作“慧能”。禪宗南宗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中國禪宗正統(tǒng)派的創(chuàng)始人。家境貧困,不識字,打柴為生。投弘忍門下,在寺中從事砍柴、推磨等勞動。作偈得到弘忍賞識后,弘忍便秘授禪法,成為禪宗“六祖”。后在韶州傳教,史稱南宗。
寶釵向?qū)氂袼v這段佛教史上的故事,是這樣的:佛教五祖弘忍在黃梅傳教,門徒多至千人,聲望很高,神秀當時為弘忍門徒中的大弟子,稱為上座。一次弘忍宣稱要在眾僧徒中選擇繼承人,傳授法衣,讓眾僧徒各寫一偈,由他挑選。眾僧徒不敢自己作偈,齊推神秀來寫。神秀便在壁上寫下了“身是菩提樹”一偈。
神秀的偈共四句。前二句,“菩提樹”,??瞥>G喬木,原產(chǎn)印度,大約與佛教同時傳入中國。據(jù)《西域記》載,即畢缽羅樹,釋迦牟尼在此樹下悟道成佛?!捌刑帷?,佛教名詞,梵語譯音,意思是覺悟?!懊麋R”,明亮的銅鏡,也作“明鑒”?!?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idian/zhuangz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莊子·德充符》:“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边@里的“明鏡臺”與“菩提樹”均用以喻佛性。因此前二句是說,人的身心都具備有佛性。后二句,“塵”,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抖U源諸銓集都序》卷上之二曾說:“背鏡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如鏡昏塵,須勤勤拂拭,塵盡明現(xiàn),即無所不照?!币庵^只要勤于修煉,就能去掉雜念,領(lǐng)悟成佛。
神秀的這首偈,以確切的比喻,淺顯而又明確地表達了禪宗北宗的主張。認為人自身雖有佛性,但因受塵世攪擾,必須通過坐禪、修煉,才能逐漸領(lǐng)悟成佛。
弘忍看了神秀的偈,說這偈只到門前,尚未入門,要他再想一個來。如能入門,就將法衣傳授給他。這時在廚房舂米的惠能,請人寫了自己所作的“菩提本非樹”偈,呈給弘忍。
惠能的偈針對神秀的見解進行辯駁,提出自己的看法。前二句是“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的簡語,以兩個“非”字來否定神秀偈中的“是”和“如”字,針鋒相對。在此否定的基礎(chǔ)上,后二句正面表達了自己的主張。前用“本來”承兩“非”字,后以“何處”一逼,結(jié)論明確有力。這首偈代表了禪宗南宗“泯絕無寄”的觀點,反對北宗的坐禪修煉,否認客觀的影響,認為只要主觀上頓悟,便可立地成佛。
由于惠能這首偈合了弘忍的心意,弘忍便選定他為繼承人,把法衣傳授給他,并讓他趕快逃回新州(在今廣東新興縣境內(nèi))。弘忍在惠能走后三天,才宣布佛法已南去。神秀失去嫡傳地位,立即派人去追趕惠能,直追到江西、廣東交界的大庾嶺下。因有人不忍加害惠能,將其私放而作罷,禪宗南宗遂由此分出。神秀則在北方傳教,是為禪宗北宗。
這則故事從寶釵口中說出,并不表明禪宗思想對她有什么影響,而是表明她涉獵很繁,知識淵博。脂硯齋評曰:“總寫寶卿博學(xué)宏覽,勝諸才人?!倍匾氖牵瑢氣O此番說這段語錄,并非炫耀才學(xué),而是以禪治禪,要治服寶玉,將其此時沉湎于參禪,拉回到現(xiàn)實的人生。經(jīng)過一番“談禪”,寶玉覺得自己不如黛玉、寶釵所能,又何必自尋煩惱,便服輸?shù)溃骸罢l又參禪,不過一時頑話罷了。”然而通過這番表兄妹間的感情糾葛,見出老莊和禪宗思想已逐漸在寶玉腦海中產(chǎn)生影響,為他日后出家埋下伏筆。
上一篇:《姽婳詞三首》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歸結(jié)《紅樓夢》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