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瑣留才子(宿直中書,起曰“留才子”便妙),春池靜禁林。自矜仙島勝(新池),宛在掖垣深。引派彤庭里,含虛玉砌陰。漲來知圣澤,清處見天心(發(fā)“玩”字極廣大)。蘭氣飄紅岸(切郎中),文星動碧潯。鳳棲長近日(中書省),虬臥欲為霖。席寵雖高位,流謙乃素襟(巧合)。焚香春漏盡2,假寐曉鶯吟(從宿直入“曉”字)。丹地宜清泚3,朝陽復(fù)照臨。司言兼逸趣(謂南省西垣同宿直者),鼓興接知音4。六義驚摛藻(美范詩),三臺響擲金。為憐風(fēng)水外,落羽此漂沉5(嘆己位卑不叨范贈詩,妙關(guān)合新池)。
唐高宗改尚書、門下、中書三省為三臺,題云“南省”,尚書省也;“西垣”,中書省也,而詩稱三臺,統(tǒng)言門下省也。此詩鑄義選詞步步精切而有余地,后起名家有其工,恐不能如此細(xì)也。竊見五言長律,開、寶以前格制渾淪,難學(xué)杜,又茫然無有津涯,伐柯取則,惟在大歷諸子,而仲文其最優(yōu)者也,故采入獨富。
【校記】
1.兩,《全唐詩》一作“西”。
2.春,《全唐詩》一作“殘”。
3.泚,《全唐詩》一作“切”。
4.接,《全唐詩》一作“屬”。
5.落,《全唐詩》一作“鱗”;此漂,《全唐詩》一作“失飛”。
【箋釋】
[范郎中] 不詳。
[南省] 尚書省的別稱。唐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大內(nèi)之南,而尚書省更在中書、門下二省之南,故稱南省。
[兩垣] 即兩省,指中書省和門下省,為唐代最高國務(wù)機(jī)構(gòu)。因中書省和門下省在宮城之南的東西兩側(cè),故稱兩垣。
[遺補] 拾遺、補闕。此詩當(dāng)作于錢起在尚書省時。
[青瑣] 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huán)花紋。《漢書》卷九八《元后傳》:“曲陽侯要根驕奢僭上,赤墀青瑣。”三國魏孟康注:“以青畫戶邊鏤中,天子制也。”唐顏師古注:“青瑣者,刻為連環(huán)文,而青涂之也。”漢代宮門鏤刻連環(huán)文,涂以青色,稱青瑣。后因以青瑣代指宮門,并用作詠宮廷的典故。此處喻指朝廷。
[仙島] 中書省臨鳳凰池,故有此喻。掖垣,謂中書門下兩垣。
[彤庭] 亦作“彤廷”,漢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彤庭。班固《西都賦》:“于是玄墀扣砌,玉階彤庭。”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含虛] 謂水天相接。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含虛混太清。”
[文星] 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傳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此處文星既指星辰倒映于鳳凰池,也喻指兩省才俊。
[流謙] 《周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疏》:“丘陵川谷之屬,高者漸下,下者益高,是改變盈者,流布謙者。”劉向《說苑·敬慎》:“夫天道毀滿而益謙,地道變滿而流謙。”后以“流謙”謂極其謙抑。
[清泚] 流澈明潔。謝朓《始出尚書省》:“邑里向棘蕪,寒流自清。”
[司言] 司諫。拾遺、補闕乃言官,故稱。
[六義] 《詩大序》謂詩有六義,曰風(fēng)、雅、頌、賦、比、興。摛藻,鋪張詞藻。班固《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于殿最也。”
[三臺]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主開德宣符也。”三臺為星名,計上臺、中臺、下臺各二星。古人認(rèn)為它象征人世的三公。此處喻指南省及兩垣才俊。
[擲金] 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曰:‘恐子之金聲,非宮商中聲。’然每至佳句,輒曰:‘應(yīng)是我輩語。’”擲地作金石聲,后因用作稱美文學(xué)作品或文學(xué)才華的典故。此處以“擲金”稱美范郎中的詩作。
【輯評】
《唐詩鏡》卷三一:語切本色,不為影似。
上一篇:《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jié)度出塞》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歸 雁》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