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清平樂》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春愁南陌②,故國音書隔③。細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畫簾金額④。盡日相望王孫⑤,塵滿衣上淚痕。誰向橋邊吹笛?駐馬西望銷魂⑥。
【注釋】
①《清平樂》這一首詞,或作馮廷巳詞,見《陽春集》。然而《花間集》、《金奩集》、《花草粹編》、《歷代詩余》、《全唐詩·附詞》皆作韋詞,故當以此為是。②南陌:指南郊,主人公思鄉時所在之地。③故國:指故鄉。④“燕拂”句:燕子輕盈地從畫簾的金額上掠過。金額,指用金彩裝飾的門匾,在簾的上面,故稱“簾額”。⑤盡日:整日。⑥駐馬:指停住馬。
【評點】
這首詞寫游子懷鄉之苦。
上片由“春愁”領起。細雨霏霏,梨花盛放,燕拂畫簾,是 “春”的寫照。“故國音書隔”是愁的原由,說破一篇主意。春燕歸來,更加觸動思歸情懷。
下片由 “春愁”生發開去,寫在外漂泊的王孫,整日懷歸,遙望故鄉?!皦m滿衣上淚痕”是 “盡日相望”的結果。這二句寫出游子顛沛之狀,也是作者的自況?!罢l向橋邊吹笛”,是虛寫一筆,使人想起李白的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詩句。末句用 “駐馬西望銷魂”作結,笛聲感人,鄉情無限,運筆靈活,傳情深婉,正如前人所評點的:“下半闋筆極靈婉。”(李冰若《栩莊漫記》)
其二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①。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②!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③,小窗風觸鳴琴④。
【注釋】
① “寂寞”句:謂在邊關古道的遠人此時正寂寞孤單。此系主人公想象的情景。②香閨暗老:香閨之人于不知不覺中漸漸衰老。③斜月:雪本作 “殘月”。④風觸鳴琴:風觸動琴而使之鳴。鳴,使動用法。
【評點】
此詞寫相思,嘆青春孤寂人暗老,含無窮怨意。
這首詞的結構比較特殊,寫出兩層意思:第一層寫思婦憑欄思深;第二層是由思深而成夢,夢后而傷情。從 “野花芳草”直到 “獨憑朱欄思深”,是所思的具體內容。野花盛開,芳草萋萋,柳吐金絲,鶯聲不斷,這是暮春之景,以時暮襯托出 “香閨暗老”,而況關山道上,消息全無,令人惆悵,亦令人蒼老凄楚,遂產生了 “悔結同心”之輕怨。然后略去了夢境,夢后也只是用 “斜月”、“風觸鳴琴”這一富有寓意的圖畫表現,有聲有色,耐人尋味。
具體來說,上片先寫主人公想象其所思之人在關山道上的 “寂寞”情景,以虛襯實,足見主人公孤獨之心境與相思之深情。再寫眼前樓景。景,是暮春早到之景;情,是香閨暗老之情。此情此景無不令人惆悵哀怨,一遠一近,虛實相映,情景交融,詞情婉轉,表達了悠悠離情。
下片先寫憑欄深思,突出了 “獨”、“悔”,幽怨尤深,含幾多真情。再寫夢覺情景。半床月光,風觸鳴琴,何其孤寂凄涼。聲情綿邈,設色雋美,頗為后世稱道。
其三
何處游女①?蜀國多云雨②。云解有情花解語③,窣地繡羅金縷④。妝成不整金鈿⑤,含羞待月秋千。住在綠槐陰里,門臨春水橋邊⑥。
【注釋】
①游女:指郊游的女子?!对娊洝ぶ苣稀h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朱熹注:“江漢之俗,其女好游,漢魏以后猶然,如大堤之曲可見也?!雹凇笆駠本洌核拇ㄒ粠Ф嘣朴?。云雨:這里是雙關語,表面指自然界云雨,實指男女歡合游冶之事。③“云解”句:游女們如含情之云,如知語之花。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解語花》言唐玄宗于秋八月在太液池與貴戚歡宴,池中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爭 (怎)如我解語花?”后多用 “解花語” 比喻美人。④ “窣地”句:指繡羅裙、金絲帶、垂曳著地。窣:勃窣,原意是緩行的樣子。司馬相如《子虛賦》“媻姍勃窣,上乎金堤?!鳖亷煿抛ⅲ骸皨妸櫜@,謂行于叢薄之間也?!焙B英說:“媻姍”、“勃窣”,皆緩行之貌。這里的 “窣地”,是拖掃于地之意。⑤金鈿:指婦女頭上的裝飾品。⑥春水:彊村本《金奩集》作 “流水”。
【評點】
這首詞寫蜀地女子的美麗多情。
上片先從一問起句,移注意力于彼,接著便對其多方形容描繪。又是云,又是花,形容極至,艷麗多情可知?!案@地”句再從裝扮服飾加重其艷麗之色彩。
下片寫其嬌羞之態,妝成而不整金鈿,乃非常舉,故露 “含羞”的心理。末二句交代其居家環境,寫景如畫,從背景上再將游女之艷麗襯托一筆。全篇以清麗的語言、烘托的手法、優美的意境、將游女的形象寫得鮮明生動。全詞語言清麗,造型柔美,充滿詩情畫意。
其四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①。門外馬嘶郎欲別②,正是落花時節③。妝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④。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⑤。
【注釋】
① “鶯啼”二句:破曉燈方滅,意謂通宵未眠。② “門外”句:溫庭筠《菩薩蠻》詞:“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③落花時節:指暮春。④金扉:裝飾華麗的門扉。扉,門扇,門。⑤ “去路”二句:意謂在情郎離去的路上,不必掃掉他留下的香塵;掃掉了就意味著情郎走后將遲遲不歸。李白 《長干行》:“門前舊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逼湟馀c此相似。香塵莫掃,古代吳越間的風俗。
【評點】
這首詞寫惜別深情及別后相思。
上片寫離別的情景。鶯啼、殘月、燈滅、馬嘶,從環境極力渲染離別氣氛?!罢锹浠〞r節”六個字,將傷春之情帶進,詞情更加哀苦。正如湯顯祖所評點的:“‘門外’ 兩句,情與時會,倍覺其慘?!?湯顯祖評本《花間集》),下片寫主人公相思情態。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香塵莫掃等描寫,無不是鐘情的表現、離愁的寫照。尤其是末二句寫主人公的心態,構思巧妙,聯想奇特,一片癡情盡在十二字中。
“女為悅己者容”,如今郎君已去,妝成為誰?最后結句 “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極寫一片癡情。不掃塵土,是一種祝愿,愿郎君早日歸來團聚,同時也是一種心理慰藉,看見郎君離去的塵土尚在,感覺他時刻都會在身邊突然出現。不掃香塵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習俗。李白 《長干行》:“門前遲行道,一一生綠苔。苔深不可掃,落葉秋風早?!狈彩羌依镉腥顺鲞h門,就忌掃除門戶,否則行人將永無歸期。此詞以民俗入詞,明白易懂,意蘊深厚。
《韋莊·清平樂》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李珣·浣溪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溫庭筠》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