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浣溪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入夏偏宜淡薄妝,越羅衣褪郁金黃①,翠鈿檀注助容光②。相見無言還有恨,幾回拚卻又思量③,月窗香徑夢悠飏④。
【注釋】
①郁金:草名,可制黃色染料。②翠鈿:翠色釵鈿。檀注:指涂口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翠色釵鈿,紅色胭脂,更加增添了她美麗的容光。③拚卻:拋棄。意思是賭氣要與之?dāng)嘟^。④夢悠飏:夢境迷離,有飄飄然之感。
【評點】
這首小令描寫女子對戀人懷念的心情。
上片寫初夏時女子的淡薄妝束和美麗的容光,著意于形的描寫。本是自厭濃妝,卻言“入夏偏宜淡薄妝”,言情婉曲,含有不盡之意。
下片刻畫了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叵肱c戀人相見了,原來準備許多要說的話又無從說起,而內(nèi)心還有一些離別的怨恨。幾次想與戀人斷絕關(guān)系,但情絲總把他們纏在一起?!跋嘁姟倍?,設(shè)想相見心情,無言而有恨,拚卻又思量,“詞淺意深,耐人涵詠”(李冰若《栩莊漫記》)。最后景情合寫,表現(xiàn)了她月夜窗下思戀戀人的迷離之狀,似夢似幻,神情恍惚,相思之苦,十分強烈。
其二
晚出閑庭看海棠,風(fēng)流學(xué)得內(nèi)家妝①,小釵橫戴一枝芳②。鏤玉梳斜云鬢膩③,縷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殘陽?
【注釋】
①風(fēng)流:風(fēng)韻。內(nèi)家妝:皇宮內(nèi)的裝束,即宮女們裝扮的模樣。封建時代,皇宮為大內(nèi),也稱內(nèi)家。王建《宮詞》之五十:“盡送春求出內(nèi)家,記巡傳把一枝花?!雹谝恢Ψ迹褐敢恢︴r花。③鏤玉梳:指雕花的玉梳子。
【評點】
這首小令寫一艷麗女子夕陽下觀海棠。
前五句實寫其事,筆下生動形象展現(xiàn)其風(fēng)流美麗的裝束打扮,風(fēng)采如畫。妙在首尾二句,遙相呼應(yīng),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結(jié)尾寫心情,但只輕輕一點,“其妙在說不出”(《白雨齋詞評》)。
其三
訪舊傷離欲斷魂,無因重見玉樓人①,六街微雨鏤香塵②。早為不逢巫峽夢,那堪虛度錦江春③?遇花傾酒莫辭頻。
【注釋】
①無因:沒有機緣。玉樓人:指華麗樓閣中的美人。②六街:泛指繁華的鬧市。唐代長安城中左右有六條大街。司空圖《省試》:“閑系長安千匹馬,今朝似滅六街塵。”鏤香塵:意思是雨灑在落花鋪遍的地上。香塵,據(jù)《拾遺記》載,石季倫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③“早為”二句:意思是本來就因沒有遇到巫山神女那樣的艷事所遺憾,更兼目前又虛度了錦江美好的春色。錦江,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杜甫《登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br>
【評點】
這首小令抒發(fā)了男子對姑娘的一往深情。
上片“訪舊傷離”籠罩全篇,然不寫舊日鐘情與離恨,只重筆描寫“無因重見玉樓人” 的遺憾、傷感,且將這種情感融于“六街微雨鏤香塵”的茫然景象之中,極為纏綿凄惻。
下片 “早為”、“那堪”,自然呼應(yīng),進一步表達對玉樓美人的懷想。結(jié)尾一句,在頹喪語中寄托著無可奈何的一片真情。
李若冰在《栩莊漫記》中評點道:“其詞溫厚而不儇薄?!?br>
其四
紅藕花香到檻頻①,可堪閑憶似花人,舊歡如夢絕音塵②。翠疊畫屏山隱隱③,冷鋪紋簟水潾潾④,斷魂何處一蟬新⑤?
【注釋】
①紅藕:即荷花。檻:指窗下或廊邊的欄桿。②絕音塵:斷絕了音信。③“翠疊”句:指屏風(fēng)所畫峰巒疊翠之景。隱隱,隱約不明貌。④“冷鋪”句:鋪上冰涼的簟席,簟紋如水波粼粼。潾潾:同 “粼粼”,水紋狀?!对姟ぬ骑L(fēng)·揚之水》:“揚之水,白石粼粼?!薄睹珎鳌罚骸棒贼裕宄好病!边@里指簟紋如水。⑤“斷魂”句:蟬鳴則秋將至,故曰斷魂。
【評點】
這首詞寫舊歡如夢的哀愁,設(shè)譬新奇,境界空靈朦朧,寓意尤為幽深不盡。
上片寫荷花的清香不時飄進廊檻上來,這陣花香使詞人想起了那如花之人。然而,舊歡如夢,音信已斷,因此憶起她來尤為不堪。以花喻人,雖未寫人而人物如見。那“似花人”必定是一位風(fēng)姿綽約、如荷花般高雅的美女。
下片寫景堪稱“以清勝”(況周頤語),真正體現(xiàn)了李珣詞 “清疏之筆,下開北宋人詞格”(《歷代詞人考略》)的特色。末句更出新語,何處一聲蟬鳴傳入耳際,秋之將至,帶來的蕭瑟更添人愁思,可謂一思百轉(zhuǎn),不禁愁魂斷絕。俞陛云在《五代詞選釋》評此詞下片云:“‘屏山’、‘紋簟’”句,雖眼前景物,如隔山水萬重,小橋南畔,不異天涯也。作者言情之詞,尚有《酒泉子》、《西溪子》、《河傳》、《巫山一段云》諸首,皆意境易盡,不若此詞蘊藉?!?
《李珣·浣溪沙》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毛熙震·浣溪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韋莊·清平樂》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