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河瀆神》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河上望叢祠②,廟前春雨來時。楚山無限鳥飛遲③,蘭棹空傷別離④。何處杜鵑啼不歇⑤?艷紅開盡如血⑥。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
【注釋】
①《河瀆神》:唐教坊曲名,《花庵詞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河瀆神》之詠祠廟,亦其一也。”《詞律》注亦云:“此調多用以詠鬼神祠廟。”雙調四十九字。②叢祠:鄉野林間的廟祠。《史記·陳涉世家》:“令吳廣之次近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③楚山:謂楚山連綿,飛鳥徘徊其間不忍離去。④蘭棹:此處泛指精美的船。棹,船槳,此代指船。⑤杜鵑:鳥名,相傳為蜀國望帝死后靈魂所化,叫聲悲切。又,杜鵑也是花名,即映山紅,花朵鮮紅。這句的 “何處” 當領兩句。⑥艷紅:這里指杜鵑花。
【評點】
這首詞寫女子傷別。
上片立足于“望”,著眼于“別”。“河上”點明女主人公在船上。“叢祠”以下,皆為望中所見,也滲透望中所感:春雨蒙蒙,正好巧妙帶出離別時的迷茫心境;江天遼闊,楚山有情,鳥似戀春而遲飛,這實在也是離人情懷的曲折表達及感情的外射;“蘭棹”句更為婉轉深透,見船而聯想到郎君的遠離。而棹從水中舉起,水珠滴下,也有如惜別的眼淚,更修飾以 “空”字,無情有理,進入一層,看似癡想,實則深厚,不言人情而人情自見。
下片緊接上片的一個 “傷”字,縱筆馳騁,遠揚開去。開始二句借物寄怨。杜鵑的啼叫聲是 “不如歸去”,杜鵑花開,夫君應該返回,而現實是他偏偏離去了,這正好反襯了離情的痛楚。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并用 “不歇”狀聲,“如血”烘色,更使哀情激越,如泣如訴。末二句用人美、時美,反襯傷時、傷懷。
細言之,“何處杜鵑啼不歇,艷紅開盡如血”,以周圍之事物渲染離情之悲。杜鵑啼聲悲苦。相傳杜鵑鳥啼盡泣血,血灑在地化為杜鵑花,艷紅如血。如泣如訴之杜鵑聲與血般殷紅的杜鵑花在離別之人聽來、看來更是凄婉哀艷。“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在這百花爭奇斗艷、芳草碧綠如茵的美好季節里,本該歡聚在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春光,然而卻要天各一方,遙相思念,怎不令蟬鬢美人愁絕! 這正是以樂景襯哀情,倍見其哀的典型例證。
全詞都在寫景,然而景語皆情語,景中含有濃厚的離情,叢祠、春雨、楚山、蘭棹、杜鵑、艷紅 (花)、鳥、芳草,都被籠上一層悲苦凄涼的情緒,哀怨感人。
其二
孤廟對寒潮①,西陵風雨蕭蕭②。謝娘惆悵倚蘭橈③,淚流玉箸千條④。暮天愁聽思歸樂⑤,早梅香滿山郭⑥。回首兩情蕭索⑦,離魂何處飄泊⑧?
【注釋】
① “孤廟”句:謂孤廟迎著陣陣寒冷的江濤。②西陵:峽名,今湖北宜昌縣西北,又名夷陵,為長江三峽之一。《水經注》:“江水又東,徑西陵峽,為長江三峽之一。”《水經注》:“江水又東,徑西陵峽,山水紆曲,絕壁或千丈許,林木高茂,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這里指孤廟所在地。③謝娘:這里指船娘。蘭橈:指劃船的槳,木蘭制的船楫。這里指精美芳香的船。④玉箸:就是筷子,這里是指眼淚,形容淚水下流,一條條如玉箸。馮贄《記事珠》:“鮫人之淚,圓者成明珠,長者成玉箸。”李白 《閨情詩》:“玉箸日夜流,雙雙落朱顏。”⑤ “暮天”句:指黃昏時,懷著愁緒,聽《思歸樂》。思歸樂,本為曲調名,又稱《思歸引》。這里指杜鵑啼聲。杜鵑叫聲近似 “不如歸去”,所以有《思歸樂》之名。元稹《思歸樂》詩:“山中思歸樂,盡作思歸鳴。”⑥山郭:即山邊。郭本指外城,即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也有邊緣的意思,這里指山的邊緣。⑦ “回首”句:回想被思者和思者,由于離別,音信難通,好像情意疏淡了。蕭索,缺乏生氣,這里有冷淡之意。⑧離魂:指所念之人離別后,不知漂泊到何處。江淹《別賦》:“知離夢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評點】
上一首《河瀆神》寫離別,這一首寫思人,同樣凄婉感人。
上片開頭二句,刻畫了女主人公傷別時特殊環境:西陵孤廟、風雨瀟瀟、寒流無盡,中間著一個 “對”字,言其余別無他物,顯示出環境空曠、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種愁苦的氣氛。“謝娘”二句具體刻畫女主人公倚舟懷人的傷痛之情。淚流千條,極言其凄愴也。
過片二句寫女子所聞、所見、所感。所聞為杜鵑思歸之鳴,愈增離人日暮愁思;所見早梅已放,香滿山郭,好景已不為己而留,以樂景寫離愁,倍覺傷懷,且 “早梅”又暗與前面 “寒”字合,所感則為離恨而已。末二句雙起單承,用 “蕭索” 突出思者與被思者的情狀,十分痛惜。這是她推想:是不是因為離別后,音信難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的人如今又漂泊到何處了呢?末尾以問語出現,推進一層,表現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女主人公此刻茫然無依的心緒。
這首詞利用周圍的客觀環境,或出之以悲景或出之以樂景,渲染愁苦極為出色。孤廟、寒潮、風雨瀟瀟、暮天、思樂歸、早梅等構成一個蒼茫、凄迷的圖景,即使是無愁之人,在這環境中也會頓生愁情,何況是本已無限惆悵的謝娘?景因情出,景又加重了情,情景互為渲染,便極為感人。
其三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①。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②。離別櫓聲空蕭索③,玉容惆悵妝薄。青麥燕飛落落④,卷簾愁對珠閣⑤。
【注釋】
① “銅鼓”二句:意謂銅鼓敲響,賽會迎神來了。滿庭院的旌旗羽蓋來回飄揚。整個兩句是描寫賽會的熱鬧場面。賽神,還原、酬神,后稱賽會。于春秋二季舉行,是時用儀仗、簫鼓、雜戲迎神。蓋,荷蓋,像傘一樣的儀仗器物。② “水村”二句:水村里,江邊上,好像風行雷過,楚山煙霧消散,清麗如畫。浦,水濱。風雷,形容迎神之車馬聲如雷震蕩。③櫓聲:離別時船槳擊水的聲音。④青麥:麥青時節,約在農歷三月。落落:這里形容燕飛自在的樣子。⑤ “卷簾”句:這里應作 “珠閣卷簾愁對(簾外春景)”解。珠閣,指華麗的樓閣。
【評點】
這首詞是寫別易會難的怨艾。
上片初看是寫賽神會的盛況,其實別有深意,喻神之來去自由,反襯出人們別易會難,去而不歸。這幾句可以說是從旁以橫筆鋪寫的。
下片則是中鋒縱筆,抒寫人情。“離別”是追憶蘭舟送別的苦況;擼聲似也因惜別而蕭索,襯托別情難耐;“玉容”句寫女主人公因別離惆悵消瘦。末二句寫其深感聚首不易,后會難期,懷遠之時,卷簾只有空閣相對。而暮春三月,麥草青青,紫燕雙飛,觸景傷懷,倍增其怨。《栩莊漫記》評道:“上半闕頗有《楚辭·九歌》風味,‘楚山’ 一語最妙。”
《溫庭筠·河瀆神》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孫光憲·河傳》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韋莊·浣溪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