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蘇軾·水龍吟》
蘇軾
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絕勝。元豐五年,余謫居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 “公顯方會客也。” 覺而異之,乃作此曲,蓋 《越調鼓笛慢》①。公顯時已致仕②,在蘇州。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云間笑語,使君高會③,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艷歌余響,繞云縈水。念故人老大④,風流未減,空回首煙波里。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⑤。云夢南州,武昌東岸⑥,昔游應記。料多情夢里,端來見我⑦,也參差是⑧。
【鑒賞】 這首詞記夢見老朋友的情景。朋友情深,別后懷想,思極而入夢,這本是人類情感生活中的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是蘇軾這首記夢詞的創作既有很特殊的背景,他對夢境的描寫和解析又別具情趣和內蘊。據詞前小序可知,此詞是宋神宗元豐五年 (1082) 蘇軾因 “烏臺詩案” 被貶居黃州時所作。此時蘇軾內心很痛苦,回憶以前的美好生活和朋友情誼,也就成了他醫治內心創傷的一劑良藥。他夢見的閭丘公顯既是他以前結識的一位老朋友,又是一個曾經出任過黃州知州的地方長官。據清人葉申薌 《本事詞》 卷上記載: “閭丘蓋子瞻之舊交,居蘇州日,子瞻每過之,必為留連數日。且嘗言: ‘過姑蘇不游虎丘、不謁閭丘是欠事。’ 其傾倒可知矣。” 閭丘公顯是蘇州人,蘇軾曾在杭州做官,對閭丘公顯非常傾慕,常常去拜訪他,可見他們結識之早,交情之深。另外,閭丘公顯也曾出守黃州,并且修建了棲霞樓,為郡中名勝。蘇軾被貶居黃州時,閭丘公顯已退休回蘇州安度晚年,蘇軾除了感到遺憾之外,在登覽棲霞樓時自然格外增添了一份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因思而入夢,于是便有了這首詞中所描寫的那番夢中奇遇神會的情景。詞的上闋記夢中情事: 詞人乘小舟渡春江,遙見翠壁上高聳的棲霞樓; 只聽得樓中歡聲笑語,歌吹喧天,原來是閭丘大夫在宴請嘉賓; 詞人感嘆這位老朋友年歲已大,但風流不減當年,可惜自己未能出席此番盛會,只能在煙波里回首眺望。下闋寫夢醒后的感想: 推枕醒來,眼前只有空江明月,方知是一場美夢; 想起老朋友此時已退居蘇州,但聽說他仍然過著詩酒妓樂的瀟灑生活; 詞人于是忽生奇想,一定是老朋友懷念以前在黃州的游樂生活,又聽說我蘇軾謫居此地,故而多情善感,特地闖入我的夢中來會我! 不說是自己因思念朋友而入夢,反說是朋友多情來托夢,既妙趣橫生,又瀟灑渾成。全詞無論是記夢境或抒感懷,皆情景交融,如幻如真,既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懷念之情,又刻寫出一片豐富微妙的內心世界。
上一篇:《蘇軾·水龍吟》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晁補之·水龍吟》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