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蘇軾·行香子》
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①。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②。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③。且陶陶、樂盡天真④。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鑒賞】 蘇軾此詞難以詳考其確定的創作年代,大致作于中晚年。詞中抒發了人生短促的憂傷、知音難遇的悲慨,表達了對虛名浮利的厭倦之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心。詞的開篇以優美潔凈的月色起興,接著寫詞人對月把酒,陷入對人生的沉思反省之中。詞人集中了古人有關人生的言論和比喻,充分表達了名利虛無、人生如夢的感喟。既然人生短促,名利無憑,知音難遇,事與愿違,詞人便只好“且陶陶、樂盡天真”,并進而產生棄官歸隱之心,希望從官場紛爭人生困擾中解脫出來,去過那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的 “閑人” 生活。此詞雖然流露出詞人后期懷才不遇的苦悶,人生如夢的悲嘆,但“且陶陶、樂盡天真” 的感情基調仍然不失開朗明快,顯示了蘇軾豪放曠達的個性風采。其實,蘇軾雖然很早就曾萌生歸隱之想,但終其一生都沒有歸隱。說到底,歸隱終究是一種消極避世的人生態度,蘇軾沒有歸隱,說明他是一個生活的強者!
上一篇:《晏幾道·蝶戀花》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孝祥·西江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