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昭蘊·柳枝》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解凍風來末上青②,解垂羅袖拜卿卿③。無端裊娜臨官路④,舞送行人過一生。
【注釋】
①《柳枝》:即《楊柳枝》。②解凍風:指春風。春天到來,冰化雪消,故云。末上青:指柳枝梢頭見嫩綠色。末,末梢,樹杪。③ “解垂”句:寫柳枝飄揚,如舞袖相拜。這是擬人化的寫法。卿卿,古代愛稱。據《世說新語·惑溺》載: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為卿卿?”這里“卿卿”疊用,前一字作動詞用,是以 “卿”相稱之意,后一“卿”字是代詞,指 “你”,即王安豐。后人變其義,以 “卿卿”為親昵之稱。如韓偓《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此詞中 “卿卿”亦為親呢之稱。④無端:無由。
【評點】
這首詞名為詠柳,實際在寫人。
首二句寫冬去春來,柳枝綻出鵝黃嫩芽,低垂著,如拂袖拜人。后二句在前句的基礎上,為柳枝發出深沉的感慨:為什么在人來人往的大道上,迎風飄蕩,迎送行人度過自己的一生呢?詞人把對風塵女子的同情寄寓在對楊柳的客觀描繪之中,神情搖曳,余音不絕。
正如湯顯祖評點:“《楊枝》、《柳枝》、《楊柳枝》,總以物托興。前人無其分析,但極詠物之致;而能抒作者懷,能下讀者淚,斯其至矣。‘舞送行人’ 句,正是使人悲惋。”(湯顯祖評本《花間集》)
其二
吳王宮里色偏深①,一簇纖條萬縷金。不憤錢塘蘇小小②,引郎松下結同心③。
【注釋】
①吳王宮:此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所造的館娃宮,故址今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南靈巖山,山上有靈巖寺,宮中多柳,故言 “色偏深”。②不憤:不怨。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才傾士類,容華絕世,其家院多柳。③“引郎”句:言蘇小小多情,曾結同心于松柏樹下。古樂府《蘇小小歌》:“我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西陵在錢塘江之西。今浙江嘉興市西南有蘇小小墓。結同心,用錦帶制成的連環回文結,表示恩愛之意,又稱 “同心結”。李賀 《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此詞引用蘇小小的故事,意思是柳色與松色同青,柳也是多情之物,而蘇小小不在柳下結同心,而引入松下,柳豈不怨乎?然柳卻 “不怨”,可見柳之情更深厚。白居易有《楊柳枝》詞十首,現錄二首與此詞意境相似者:“蘇州楊柳任君夸,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評點】
這首小令與前首一樣,借詠柳而寫人情。
首二句寫柳色,一簇簇,一條條,如縷如金,形象嫵媚。次二句是借題發揮,寫柳色與松色一樣,蘇小小偏要在松下與情郎定交,而不在柳下。對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將怪怨蘇小小厚此薄彼。而詞中的柳卻“不憤”,可見柳之寬厚溫柔,能體諒蘇小小之情。從詠柳中,也稱道了人的情操。
其三
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張緒不相饒①。金羈白馬臨風望②,認得楊家靜婉腰③。
【注釋】
① “恨伊”句:怨那個張緒太風流,與楊柳婀娜之姿媲美而不相讓。張緒,字思曼,南朝齊吳郡人,齊武帝時官至國子祭酒。風姿清雅,吐納風流。當時益州獻柳數枝,狀如絲縷,帝以之植靈和殿前,嘗玩賞咨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事見《南齊書·張緒傳》。不相饒,不相讓。②金羈白馬:借代少年公子。曹植《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③楊家:南朝梁羊侃家,“楊” 當作“羊”。羊侃,梁甫人,好《春秋左傳》和孫吳兵法,性豪侈,姬妾侍列,家巨富。靜婉:南朝梁代名舞女。據《南史·羊侃傳》載:舞人張凈婉腰圍一尺六寸,時人咸推能掌上舞。“靜”當作“凈”。這里用此典是說少年公子臨風觀柳,見柳枝搖曳起舞,好像見到了羊侃家舞女張靜婉的細腰一般。
【評點】
這首小令借詠柳寫少年郎對美女的追求。此詞雖表面寫楊柳綽約風姿,但詞中除首句的 “千萬條”可想見其繁茂之狀外,其余三句均未直接描寫。其中,“恨伊”句以齊武帝將張緒與楊柳相比的典故從旁襯寫楊柳之可愛。末二句從白馬少年臨風望柳,由其搖曳之姿而聯想起舞女婀娜輕柔的情態,從側面進一步渲染了楊柳的風姿神態。
總之,全詞從旁著筆,以彼襯己,以人寫物,使人從詞的描寫中可以想見楊柳的綽約風姿。詞意含蓄,韻味深長。
其四
狂雪隨風撲馬飛①,惹煙無力被春欺②。莫教移入靈和殿,宮女三千又妒伊。
【注釋】
①狂雪:喻柳絮飄飛之狀。②惹煙無力:謂柳枝在煙霧中嬌柔無力。被春欺:指春風吹柳,搖曳不定,故云。
【評點】
這首小令寫柳絮的輕盈。
首句寫柳絮如雪,隨風飛舞,二句著力刻畫柳絮惹煙含情,柔軟無力,無比風流蘊藉。三、四兩句以人寫物,希望不要把柳移植到靈和殿中,免得其風流惹起三千宮女的妒嫉。這二句似含有詞人的身世之感,不愿到那些 “是非之地”去。后二句從旁落筆,以宮女的嫉妒,將此情此景作進一步烘托。由此可見,詞中詠柳,頗富情韻,而作者的身世之感似乎也可以從中隱隱窺見一二。
其五
裊翠籠煙拂暖波①,舞裙新染曲塵羅②。章華臺畔隋堤上③,傍得春風爾許多④。
【注釋】
①裊翠籠煙:翠柳裊娜,綠煙籠罩,拂動在春水之上。②“舞裙”句:柳枝如新染的曲黃色羅裙,翩翩起舞。曲塵羅,淡黃色的羅裙。劉禹錫《楊柳枝》:“鳳闕輕遮翡翠幃,龍墀遙望曲塵絲。御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③章華臺:楚靈王所筑之臺名。《左傳·昭公七年》:“楚子城章華之臺,愿以諸侯落之。” 舊址在湖北監利縣西北,此地多柳。隋堤:隋場帝開通濟渠,沿渠筑堤,堤上植柳。馮贄《南部煙花記》:“煬帝樹堤,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④爾許:如許,如此。
【評點】
這首小令詠寫春柳。
“裊翠”刻畫柳的形狀,翠綠色的柳枝籠罩在煙霧之中,飄拂在清波之上。“舞裙”是描繪柳的色澤,又像淡黃的羅裙在輕輕地飄動。“章臺”、“隋堤” 明點柳,但藏而不露。“傍得”句總攬全篇,柳枝如此嫵媚多姿,迎風搖曳,像是獨占無限春光。
《薛昭蘊·柳枝》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溫庭筠·楊柳枝》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毛文錫·柳含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