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菩薩蠻》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回塘風起波紋細,刺桐花里門斜閉。殘日照平蕪①,雙雙飛鷓鴣。征帆何處客?相見還相隔②。不語欲魂銷,望中煙水遙③。
【注釋】
①平蕪:平展的荒郊。②隔:情意不通。③望中:視野之內。
【評點】
這首詞寫女主人公懷人之情,無名相思。
上片寫景。寫女子所在的環境,用“雙雙飛鷓鴣”一句興起下片。
下片言情。寫女子對“征帆何處客”的愛戀,語淺情深,清音有余。尤其是“殘日照平蕪”五字,精絕秀絕。(陳廷焯《白雨齋詞評》)
其二
等閑將度三春景①,簾垂碧砌參差影,曲檻日初斜,杜鵑啼落花。恨君容易處②,又話瀟湘去。凝思倚屏山③,淚流紅臉斑。
【注釋】
①三春:指孟、仲、季三春,即整個春季。亦指春季的第三個月。②容易:古代它不是一個雙音詞,約在唐宋時,漸連讀而成詞,有輕易、不在乎之意。宋邵雍《秋日飲后晚歸》詩:“水竹園林秋更好,忍把芳樽容易倒。”③屏山:指繪有山色的屏風。
【評點】
這首詞寫春殘恨別。
上片從主人公“等閑將度三春景”的感嘆聲中將離別的環境展現了出來。意思在說兩人在一起的時間過得太快,而又覺太短了,美好的“三春景”就要在 “杜鵑啼落花” 中消逝了,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實在令人留念。
下片抒寫離情。是恨,是怨,更是愛,是對要去的情郎的傾訴。結尾二句是臨別的依戀與痛苦,情景逼真。
全篇描寫人物心理與容貌,生動形象,寫離情別意,頗為感人。
其三
隔簾微雨雙飛燕①,砌花零落紅深淺②。捻得寶箏調③,心隨征棹遙④。楚天云外路⑤,動便經年去⑥。香斷畫屏深,舊歡何處尋?
【注釋】
①“隔簾”句:五代翁宏《宮詞》:“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②砌花:落灑在臺階上的花片。紅深淺: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四:“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③捻:通 “撚”,彈奏弦樂的一種指法。白居易《琵琶行》詩:“輕攏慢捻抹復挑。”調:調弄、彈奏。④征棹:指遠航的船。棹,劃船的槳。⑤楚天:兩湖一帶古為楚地,這里說楚天,是承上首 “瀟湘” 而來。云外:喻極遠之處。⑥“動便”句:意謂一去動輒經年。動,往往、常常。經年,年復一年。
【評點】
這首詞寫閨婦的相思之苦。
上片開頭二句寫景。“隔簾”句描繪的正是晚春時節的特有景致。此句從五代翁宏《春殘》“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句化出,自然而貼切。這二句雖是寫景,實寓寫情。雨使人愁,那不解人事的燕子偏偏在簾外雨中雙雙飛舞,更勾起思婦凄涼孤寂之感,而雨中的落花又使她聯想起紅顏易老的身世之慨。
下片繼續寫思婦的思緒。情人一去動輒經年,這種愁緒,這種孤寂令人何以堪? “動便”句為柳永《少年游》“王孫動是經年去”所本。最后二句可見思婦的一片癡情與萬般無奈。
此詞筆調清麗而情意純真,可稱佳作。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四云:“《菩薩蠻》集中多而佳者亦不少,以此殿之,為不貂續。”
《李珣·菩薩蠻》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毛熙震·菩薩蠻》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溫庭筠·蕃女怨》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