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②
桑干東下二千里③,穿破太行山萬重。兩岸大開束難住④,一橋橫立當其沖⑤。急流突野奪奔馬,巨浪翻沙驚蟄龍⑥。治水何人有良策,煙濤終古總洶洶。
其二⑦
狂風掀浪撼孤城,攬轡高橋魂魄驚。一水南流趨渤海⑧,萬山東走擁燕京⑨。寒潮倒捲層冰裂,急溜橫翻亂石鳴。即目洪濤遍荒野,災黎何處事春耕⑩。
其三(11)
風掃殘云宿雨收,征軺傍午渡蘆溝(12)。洪濤觸岸石半裂,急溜擁河橋欲浮。浪捲荒沙翻滾滾,㳕迴大野去悠悠。此行莫起離鄉感,放眼江湖是壯游。
注釋 ①詩集中三首七律詩題都是《蘆溝橋》,寫作時間也較相近。三首都是重點突出桑干河水的奔騰洶涌的氣勢,但卻寫得各有側重,各有特色。可見詩人視野寬廣,心胸開闊,詩筆不凡。②重點寫蘆溝橋的地理位置和桑干河水洶涌奔騰、千古不息的氣勢。③桑干:即桑干河,為永定河上游,在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④束難住:難以阻擋其奔流。⑤一橋:即蘆溝橋。⑥蟄龍:潛伏于水中的龍。⑦寫騎馬過橋之所見與感受,尾句憐憫水災后災民的處境。⑧一水句:喻河水流入渤海。⑨萬山:指與桑干河相近的太行山脈。⑩災黎:災民。(11)寫夏日再過蘆溝橋的情景與心境。突出河水洶涌奔騰之勢,以男兒志在四方的豪情作結。(12)征軺:遠行的馬車。軺: 古代輕小便捷的馬車。
上一篇:《舒敏》
下一篇:奕詢詠史(選二首)《蘇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