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札記·“春水”怎能在秋天
北京晚報有文章談李清照[浪淘沙],以為此詞為李悼亡夫之作。而李的丈夫趙明誠死于秋季,因此文章認(rèn)為詞中的“一江春水醉醒中”是用李煜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典故,以喻愁多。此說大可商榷。
第一,此詞題李清照作,始于明人楊慎《詞林萬選》。但《萬選》所題作者多不確,何況其下尚有注云:“一作六一居士。”古今不少選本都題此詞為歐陽修作,而歐詞集不載。可見此詞既非歐作,亦未必是李作。故《全宋詞》和王學(xué)初同志《李清照集校注》都根據(jù)楊金本《草堂詩余》前集卷下(這是收錄此詞最早的選本),以此詞為無名氏作。然則李清照悼亡說未必可信。
第二,人們總認(rèn)為,趙明誠死于建康(今南京市),故詞中有“回首紫金峰”之句。其實今天南京城外的鐘山,一名紫金山,乃是后世才有的名稱。檢宋代地志以及《景定建康志》等書,均尚無此名。可見紫金峰并不就是今天南京的鐘山。
第三,根據(jù)善本,“一江春水”句原作“春浪”或“春恨”,作“春水”乃后人臆改。顯然此詞作者并未用典。
第四,就詞論詞,說“雨潤煙濃”是江南春景似更接近事實,與“春浪”、“春恨”亦無矛盾。再退一步說,就算此詞是李清照悼亡之作,“留得羅襟前日淚”的“前日”猶言往日、昔日,而非前天、近幾天,不能認(rèn)為就是趙明誠剛死不久的證據(jù)。
我以為,此詞無論是誰作的,都屬佳品,不必硬往李清照身上拉。說它用李煜詞作典故,就更缺乏根據(jù)。它的季節(jié)背景顯然是春天而非秋日。
上一篇:古代詩歌札記·“擊壤”探源
下一篇:詞典札記·“寄托”和“比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