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1071)到七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間,寫下了許多歌詠西湖景物的詩篇,這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成為西湖的“定評”,以致于后來人們稱西湖為“西子湖”。
原文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②。
注釋
①瀲滟:水滿而波動的樣子??彰桑河觎F迷蒙。 ②西子: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
賞讀
這首詩的上半首寫了西湖水光山色,晴姿雨態,初是山清水秀,波光粼粼,極為明麗。忽而細雨霏霏,云繞霧罩,遠山近水,一片朦朧。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美好奇妙。“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評價,表現出詩人即景揮毫時的開闊胸懷,是對西湖實景的描繪。
詩的下半首運用比喻,以豪放的筆鋒,發揮豐富的想象,把本無聯系的喻體和本體聯系起來。“西湖”比“西子”,景物擬人化,因為西湖和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對西湖來說是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詩人的這一比喻,形象而又貼切。給人以美的享受?!坝盐骱任髯樱瓓y濃抹總相宜”,這是對西湖美景全面評價。它寫的不是西湖的一處、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全面寫照和評價。在藝術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武衍曾說:“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王文誥也曾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中稱這首詩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名篇”。
上一篇:《宋詞·倪瓚·題鄭所南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鄭畋·馬嵬坡》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