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游2
某去國八年3,浮家萬里4,徒慕古人之大節5,每遭天下之至窮6。登攬江山,徘徊祠宇7,九原孰起8,孤涕無從9。雖薄奠之不豐10,冀英魂之來舉11。
1 富池:地名,位于今湖北陽新縣東,宋時富池有昭勇廟,祭祀三國時吳國大將甘寧。富池神即甘寧。2陸游(1125-1209):字務觀,號放翁,南來著名愛國詩人。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3某:自稱謙辭。去國八年:陸游自乾道六年(1170)到四川任職,至此時出川返臨安,前后共八年。國:指國都。4浮家:意為沒有定居之處。5徒:空。大節:高尚節操。6至窮:極窘迫的處境,指抗金事業屢遭破壞。7祠宇:指富池昭勇廟。8九原:墓地,此處指長眠地下的古代英雄。孰:誰。起:意為死而復生。9孤涕:自己孤獨地流淚。無從:意為沒有可追隨的人。10奠:祭獻。11冀:希。舉:取。
【析點】 陸游出于一腔報國的赤誠,對歷史上的英雄、特別是北伐復國的將領,都有一懷由衷的崇敬與追慕。而今,陸游離開四川,那里是有過他一生中惟一一段抗金軍旅生活的地方;他途經富池拜祭昭勇廟,那是三國時期東吳為北抗曹魏立下赫赫戰功的甘寧的祠廟,于是,一篇迥異凡響,令人蕩氣回腸的題為祭神實為祭人的祭文產生了。
陸游多次謀劃抗金義舉,均因南宋朝廷的掣肘而落空,這篇祭文仰慕古人之大節,緬懷不可復見無以追從的古代英雄,慨嘆自己大志難成、知音難覓,祭古實是傷今;強烈的憂國意識與報國無路的悲憤,飽含在短短祭文的每字每句中。
祭文前半著重概括自己的遭際,后半著重在祭奠中抒寫懷抱,中間以“登攬江山”四字為過渡,一氣呵成。全文五十一個字,運用長短相間的對偶句;各組對句,交叉葉韻;每組對偶的兩句之間感情上都有一個轉折。全文無論內容、情感、節奏、聲調,都顯示出沉郁頓挫、渾厚磅礴的特色。
上一篇:《祭城隍神文》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祭屈原文》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