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知罷官意,果與世人疏。復此涼風起,仍聞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憶觀魚(濠州)。一去蓬蒿徑,羨君閑有余。
【箋釋】
[張五諲] 張諲,行五。溫州永嘉人。初隱登封少室山麓,閉門修肄,不求聲名。曾入蜀,又寓居宣城、濠州。后應舉,官至刑部員外郎。天寶中,棄官歸少室友舊居,不復出。與王維、李頎為詩酒丹青之友,唱酬甚多。張諲工詩,明《易》,善草、隸書,擅長山水畫。王維《戲贈張五弟諲》贊其詩賦、書法:“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李頎《詠張諲山水》曰:“詩堪記室妒風流,畫與將軍作勍敵。” 濠州,《元和郡縣圖志》卷九“濠州”:“《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鐘離子之國,后為吳、楚所爭之地……秦并天下,屬九江郡。漢置鐘離縣,復隸九江郡。晉立為鐘離郡,宋因之。宋明帝失淮北地,復立徐州于此。后廢帝改號北徐州,梁因之,以昌義之為北徐州刺史,鎮鐘離……齊文宣帝改為西楚州。隋開皇三年,改濠州,因水為名。大業三年,改為鐘離郡,南北朝皆為重鎮。隋亂陷賊。武德五年,杜伏威附,改為濠州。按,濠州本屬淮南,與壽陽阻淮帶山,為淮南之險。貞元元年,竇參為相,于是據淮割地隸屬徐州,及徐州節度使張建封死,子愔為本軍所立,常挫王師。其時,朝廷幾失淮南之地,蓋參不學無術,昧于疆理之制所由致也。自貞元以后,州西渦口對岸置兩城,刺史常帶兩城使以守其要。‘濠’字中間誤去‘水’,元和三年又加‘水’焉。”
[濠上] 濠水之上。《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后多用“濠上”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之地。賈島《寄令狐绹相公》詩:“不無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故山] 舊山。喻家鄉。應玚《別詩》其一:“朝云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秋水] 指《莊子·秋水》。謂別有會心之樂。
[蓬蒿] 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興。”葛洪《抱樸子·安貧》:“是以俟扶搖而登蒼霄者,不充詘于蓬蒿之杪。”亦借指荒野偏僻之處。桓寬《鹽鐵論·通有》:“山居澤處,蓬蒿磽埆,財物流通,有以均之。”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上一篇:《盩厔縣鄭礒宅送錢大》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贈韋司直》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