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述婚詩》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群祥既集,二姓交歡。敬茲新婚,六禮不愆。
羔雁總備,玉帛戔戔。君子將事,威儀孔閑。
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紛彼婚姻,禍福之由。衛女興齊,褒姒滅周。
戰戰兢兢,懼德不仇。神啟其吉,果獲令攸。
我之愛矣,荷天之休。
《述婚詩》可稱是一篇婚禮贊。古代甚至近現代某些民族,婚禮都有歌唱慶賀的習俗。《詩經·周南·桃夭》便是一首婚禮曲。秦嘉的這首《述婚詩》,用的也是婚禮贊歌的格調,字里行間洋溢著一派喜慶。
這是一首四言詩,分兩章。第一章描寫婚禮的盛況,由對新婚的贊美起筆:“群祥既集,二姓交歡”,祥,吉祥。古人認為婚禮為人倫之始,合二姓之好,上承繼先祖,下繁衍后代,所以稱為“群祥”,從此兩姓結為一家,所以雙方親屬歡聚一堂,喜氣洋洋地慶賀一番。“敬茲新婚”,敬有戒慎、敬肅之意。婚姻事大,不可不敬慎操持。“六禮不愆”,愆,失誤,差失,是說各種禮儀都很周到。古代婚姻,據說要經過六道手續,叫做六禮。第一是納采,男家向女家送一點小禮物(一只雁),表示求親的意思;第二是問名,男家問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兇;第三是納吉,在祖廟卜得吉兆之后,到女家報喜,在問名納吉時當然也要送禮;第四是納征,這等于宣告訂婚,所以要送比較重的聘禮,即致送幣帛;第五是請期,這是擇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說是親迎,也就是迎親。六禮是指古代貴族婚禮而言,這里泛指各種禮儀。不僅禮儀要周到,而且禮物也豐盛齊備。“羔雁總備,玉帛戔戔”,古時羔雁玉帛,用以表禮敬,戔(jian)戔,眾多的樣子。這里借禮物之盛以寫禮儀之隆。下面轉入到婚禮場面的鋪陳:“君子將事,威儀孔閑”,君子是指主婚者與參加婚事的人員;將事,行事。威儀,莊嚴的容止。孔,甚,很。閑,同嫻,熟習,這是講主婚者主持婚禮,容止莊重,儀態嫻熟,行事不俗。”猗兮容兮,穆矣其言。”猗,美;容,盛。“猗兮容兮”是贊嘆之詞。穆,美,以上四句都是說主始者與參加婚禮的人,不僅態度不凡,而且都用美好的言辭束向新人表示熱烈的祝福,這火熱的場面和友善的情意令人贊嘆。最后這四句著眼于對人的描寫,婚禮正是在賓客們的道賀聲中進入高潮的。
第二章由具體描寫轉入議論。“紛彼婚姻,禍福之由”。紛,繁盛。意思說這紅火熱烈的婚姻,是禍福的根由。首句對婚姻的形容,是承接上一章的描寫的,概括了禮儀的隆重、人情的溫暖,由此開始了對婚姻意義的贊頌。下面便引用了正反兩方面的例證,來說明婚姻關乎國家興亡、事業成敗。據《列女傳》載齊威王剛即位便由于衛姬為夫人而使霸業昌盛,而《史記·周本紀》中記載了相反的事例:周幽王寵幸褒姒,立她為后,結果招致了犬戎之禍,因王室從此走向衰微。所以對婚姻大事,不可不慎重對待。“戰線兢兢,懼德不仇”,上句描寫對婚事小心謹慎的情態,下句引出戒懼的內容:唯恐害怕其德不相匹配。仇,匹配的意思。最后四句是對美好婚姻的祝福:“神啟其啟,果獲令攸,我之愛矣,荷無之休,”詩人對心愛的人——新娘說:神開啟了善道,最終將得到美好的結局,我心愛的人,一定會承受上天的福祿。
由于秦嘉和他妻子徐淑的唱酬詩寫得真摯感人,后代都將他們作為最相恩愛的模范夫婦來看待。晉代楊方《合歡詩》也是一組唱酬詩,其中有“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秦嘉雖然自言愛妻之至,但我的愛妻之情是他所不能比的),“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陳”(徐淑盡管自言愛夫之至,但我的這種感情是不可用言語陳述的)。詩中男女主人公都夸耀自己對對方的感情超過秦、徐,可見,當時秦、徐的愛情確為人稱許秦嘉與徐淑感情既然這樣好,那么他們對于自己成親的場面一定保留著難忘的記憶。《述婚詩》正是描述婚禮的詩篇。
有意模仿《詩經》的句式與運用《詩經》成句入詩,是這首詩的一個特點,如“威儀孔閑”、“戰戰兢兢”等,都是《詩經》的成句,用在婚禮的描寫中,造成了一種古奧莊重的氣氛。
上一篇:《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邵曾鑒·金縷曲》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