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相思
〔十二月〕 看看的相思病成,怕見的是八扇幃屏:一扇兒雙漸小卿,一扇兒君瑞鶯鶯,一扇兒越娘背燈,一扇兒煮海張生。〔堯民歌〕一扇兒桃源仙子遇劉晨,一扇兒崔懷寶逢著薛瓊瓊,一扇兒謝天香改嫁柳耆卿,一扇兒劉盼盼眜殺八官人。哎,天公! 天公! 教他對對成,偏俺合孤另!
本曲寫一位貴族婦女看到八扇屏風上畫著八對獲得幸福美滿愛情的青年男女時所產(chǎn)生的相思之情。情感噴薄涌瀉,語言潑辣奔放,具有非常強烈的抒情效果。
〔十二月〕和〔堯民歌〕是中呂調(diào)下的兩個曲調(diào)名稱,過即過渡之意。曲的開篇緊承題意,直接道出相思。“看看的”是“漸漸的”“眼看看”的意思。這句是說,自己相思益深,眼看著就要成為一種病態(tài)。下句說是最害怕的是看見自己周圍擺設著的那八扇床幃的屏風,因為那上面各畫著一幅表現(xiàn)美滿婚姻的圖畫。下文依次道出這八幅畫的內(nèi)容。
第一扇是“雙漸小卿”。這個故事在宋金元時期流傳甚廣,大意是廬州名妓蘇小卿與青年書生雙漸經(jīng)過機智果敢的斗爭終于結(jié)為夫婦。第二扇是“君瑞鶯鶯”。張君瑞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最早出自唐代元稹的《鶯鶯傳》,至元代又被雜劇大師王實甫改編成感人肺腑的長篇巨制《西廂記》,此后便久傳不衰,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愛情喜劇。第三扇是“越娘背燈”。這個故事出自《青瑣高議·越娘記》。據(jù)載,越娘是越地的一位女子,受辱后自縊于松林。她的鬼魂與楊舜愈初見時,面壁背燈而立,不言不語。元雜劇中有《鳳凰坡越娘背燈》一戲,但今已不傳。第四扇是“煮海張生”。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即以此為題材,描寫的是張生與龍女戀愛并結(jié)婚的神話。
下文轉(zhuǎn)過為〔堯民歌〕的曲調(diào)。這樣不僅使曲調(diào)稍有變化,而且也為行文另啟一章,避免了連續(xù)寫出八個故事的拖沓冗長的弊端,使其前后各四。曲調(diào)上富于變化,結(jié)構(gòu)形式上又顯得勻稱整齊,這種設計是很巧妙的。
第五扇“桃源仙子遇劉晨”,指的是東漢劉晨、阮肇誤入桃源遇到仙女的故事。這里不說劉阮遇仙女而反說仙女遇劉晨,可見是觀畫者的主觀意志在起作用。因她是個處在相思之中的女性,對喜結(jié)良緣的女子難免有些妒忌之心。口氣中有些酸溜溜的味道,委婉地表達了她相思的深情。第六扇“崔懷寶逢著薛瓊瓊”的故事在元代也有戲文演出,寫的是宮女薛瓊瓊在清明節(jié)時游春踏青,與書生崔懷寶不期而遇。二人一見傾心,相互愛戀,后經(jīng)人撮合而結(jié)為伉儷。第七扇“謝天香改嫁柳耆卿”,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愛情故事。柳永與謝天香熱戀,無意功名,錢大尹把謝天香取回家中,迫使柳耆卿進京應試。待其及第后,錢大尹又送回謝天香使他們夫妻團圓。關漢卿的《錢大尹智寵謝天香》一劇即表現(xiàn)此故事,至今猶存。第八扇“劉盼盼眛殺八官人”,是傳頌淪落風塵的妓女劉盼盼與八官人戀愛并結(jié)為夫妻的故事。元人也有《劉盼盼》雜劇,可惜今已失傳。
以上羅列的八個富有喜劇色彩的愛情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青年男女們反對封建禮教的束縛,大膽地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而且這些故事又都是男女雙方經(jīng)過艱難曲折的過程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jié)局。這八個故事在元代都曾被創(chuàng)作為雜劇演唱過,一定是流傳廣泛,深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曲目。相思的貴族女子把這些故事繪在屏風上裝飾在自己的閨房之中,無意中表現(xiàn)了她對這些人物的傾慕和欽佩,也婉轉(zhuǎn)地傳達出她對美滿愛情的向往與憧憬。
最后幾句是貴族女子看到屏風后所發(fā)出的肺腑之言。她在發(fā)出一聲長嘆之后,連叫兩聲“天公”,語氣里有埋怨、有乞求、有哀告、有忿爭,因她把這一切都歸咎到“天公”身上,而“天公”卻又如此不公。你讓屏風上的那些青年男女們都歡歡樂樂,成雙成對,為什么偏偏讓俺自己孤苦伶仃地獨守閨房?難道這是應當?shù)膯? 這是貴族女子心靈奧秘的真率坦露,表明了她對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的大膽追求。語言樸實無華,完全口語化,胸襟坦蕩真誠,情感一瀉無余,毫無遮掩之處。
本曲在構(gòu)思上也很巧妙,它利用貴族女子心理上的矛盾來塑造人物性格,新穎別致又含而不露。從全曲的意境中我們可以體會出這位貴族女子是酷愛那些人物和故事的,所以才繪在屏風上放置在自己的身旁。當她一看到這些畫面時就引起了自己的相思之情,而相思到極點時則又怕見這些畫面。這種愛屏風,想看屏風又怕看屏風的心理狀態(tài)是十分微妙細膩的。它極為生動地表現(xiàn)了貴族女子思人懷春的矛盾心理和痛徹心扉的相思之情,真是入木三分,力透紙背。
上一篇:《李群玉·黃陵廟》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白樸·〔中呂〕陽春曲》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