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萬之京
李 頎①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②。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③。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④。
【注釋】
①李頎(?—約753):望出趙郡(今河北趙縣)。開元二十三年(735)中進士,曾任新鄉縣尉。因久不升遷,辭職隱于潁陽。之后,醉心于煉丹求仙。與王維、高適、王昌齡等著名詩人皆有來往,詩名頗高。其詩內容涉及面較廣,尤以邊塞詩名揚天下。擅長五、七言歌行體,氣勢奔放,跌宕多姿。《全唐詩》存詩三卷。
②游子:指魏萬。離歌:離別的歌。初渡河:剛剛渡過黃河。
③關城:指潼關。催寒近:寒氣越來越重,一路上天氣愈來愈冷。御苑:皇宮的庭苑。這里借指京城。砧聲:搗衣聲。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④“莫見”二句:勉勵魏萬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年華。蹉跎:此指虛度年華。
【詩本事】
魏萬又名顥,是肅宗上元初進士。曾隱居王屋山,自號王屋山人。
【賞評】
題為“送”,首聯便從離別開始寫。“朝聞游子唱離歌”,游子便是魏萬。“昨夜微霜初渡河”,這句很美,我們能想見那初秋時候,輕霜初飛,月下寒意由黃河以北渡水而來了。這微霜與離別使詩人感到了雙重的寒意。頷聯替對方設想:秋天雁陣南飛,其聲嗈嗈最令人傷感,何況是在連綿云山中跋涉的時候呢?離愁客思必然都上心頭。頸聯接著設想旅途,到了潼關天氣更冷,樹木搖落蕭瑟,仿佛是樹色催來了寒氣;待進長安,便能聽到晚來砧聲陣陣了。長途跋涉終于結束,友人從此要在長安中生活,詩人便殷殷叮囑道:不要迷惑于都城行樂處的聲色犬馬而令時光虛度、歲月蹉跎啊!
詩中“微霜初渡河”、“樹色催寒近”、“砧聲向晚多”,都是有骨格的好句。詩人比魏萬長一輩,他們該是忘年之交,因此才有尾聯這樣殷勤的叮囑,我們讀了也是感動的。
【詩評選輯】
①明·周珽、周敬《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李夢陽:其致酸楚,其語流利。
②明·顧《批點唐音》卷八引何景明:不知多少宛轉,誦之悠然。
③明·顧璘《批點唐音》卷八:此篇起句平平,接句便新。初聯優柔,次聯奇拔。結蘊可興,含蓄不露。最為佳作。
④明·郝敬《批選唐詩》卷二:舒暢。
⑤清·屈復《唐詩成法》卷七:通首有纏綿之致。
上一篇:王 維《送沈子福之江東》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王昌齡《送魏二》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