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賓主
【原文】
取善輔仁,皆資朋友;往來交際,迭為主賓[1]。爾我同心,曰金蘭;朋友相資,曰麗澤[2]。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3]。父所交游,尊為父執;己所共事,謂之同袍[4]。心志相孚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5]。刎頸交,相如與廉頗[6];總角好,孫策與周瑜[7]。
【注釋】
[1]取善輔仁:吸取朋友的長處,來培養自己的仁德。輔仁,培養仁德。資:憑借,依靠。迭為主賓:雙方互為賓主。迭,更迭,輪流。主賓,即賓主,賓客和主人。
[2]爾:你。金蘭:原指朋友間感情投合,后來指結拜為兄弟或姐妹。資:資助。麗澤:兩個沼澤相連,滋潤萬物,后來比喻朋友互相切磋。這里指互相資助。
[3]東家:按照古禮,主人坐東面西,所以塾師、幕友或雇工等稱主人為“東家”。西賓:坐西面東,是賓客,所以稱被聘的教師為“西賓”。
[4]交游:往來的朋友。父執:父親的朋友。執,執交,朋友。同袍:舊時在同一軍隊工作的人互稱。后用來指極有交情或關系密切的人。
[5]心志相孚:心意相通,以誠相待。孚,信用。莫逆:沒有抵觸。形容思想感情一致,意氣相投,交往密切。忘年:即忘年交。指兩個人年紀輩分不相當而成為知心朋友。
[6]刎頸交:指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刎頸,割脖子;頸,脖子;交,交情,友誼。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人,由于有功于國家而被任為上卿。大將廉頗不服氣,屢次挑釁,藺相如以國家為重,一直容忍謙讓,終于使廉頗愧悟,兩人成為刎頸之交。相如:即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隨趙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趙惠文王時任上卿,屢勝齊、魏等國。
[7]總角好:指童年時代就是很要好的朋友。總角,古時候兒童將頭發梳成兩個小髻,形狀如角,因此以“總角”指童年時代。東漢末年,吳郡人孫策與周瑜從小就是好朋友,后來周瑜輔佐孫策在江東創立孫氏政權。孫策:東漢末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氏政權的建立者。其弟孫權稱帝時,追尊為長沙桓王。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輔助孫策在江東創立孫氏政權。孫策死后,輔佐孫權,任前部大都督。
【譯文】
吸取朋友的長處,來培養自己的仁德,這都要依靠朋友;朋友之間往來交際,雙方應當互為賓主。你我同心的朋友,稱作“金蘭”;朋友之間互相資助,稱作“麗澤”。自己的雇主稱作“東主”;被聘的教師稱作“西賓”。父親交往的朋友,尊為“父執”;自己的同事稱作“同袍”。心意相通,以誠相待的朋友,稱為“莫逆”;老年人與幼年人交朋友,叫“忘年”。“刎頸交”,是說戰國時藺相如與廉頗生死共患難的朋友情誼;“總角好”,是說東漢末年孫策與周瑜從小就是好朋友。
【解讀】
于丹教授在講授《論語》心得時,談到朋友,她說,人生有三種好朋友,所謂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也就是這個朋友為人要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這是一種好朋友。因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斷;第二種是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恒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第三種叫做友多聞,在先秦那個時代,不像我們有電腦,有這么發達的資訊,有鋪天蓋地的媒體,那個時候人要想廣視聽怎么辦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交個好朋友,讓你朋友所讀的書,那些間接經驗轉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經驗。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所以結交一個多聞的朋友就像翻開一本辭典一樣,我們總能從他人的經驗里面得到自己的一個借鑒系統,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三種好朋友。
【原文】
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8];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9]。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10];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11]。肝膽相照,斯為腹心之友[12];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13]。彼此不合,謂之參商[14];爾我相仇,如同冰炭[15]。
【注釋】
[8]膠漆相投:比喻情義相投,猶如膠漆黏合在一起,親密無間。東漢人雷義與陳重是同鄉,年輕時就是好朋友,先是陳重舉孝廉,要讓給雷義,太守不同意。后來是雷義舉茂才,要讓與陳重,刺史不同意。最后二人同舉茂才,同拜尚書郎。鄉里人說:“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陳重:東漢人,字景公,豫章宜春(今江西宜春)人。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今江西波陽)人。
[9]雞黍之約:《后漢書·范式傳》載,范式少時游太學,與張勛為友,后二人各歸故里,范式約定兩年后去拜見張母。至期,元伯殺雞作黍以待。其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而何相信之審邪?”元伯回答說:“巨卿信士,必不乖違。”巨卿果然如期而至,升堂拜母,盡歡而別。雞黍,殺雞具黍為食,指招待客人情真意切。元伯:即張勛,字元伯,汝南(今河南上蔡縣)人。巨卿:即范式,字巨卿,山陰金鄉(今河南焦作市)人。
[10]芝蘭之室:比喻良好的環境。芝蘭,香草名。
[11]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比喻惡人或小人聚集之地。鮑魚,鹽漬的魚,其氣腥臭。肆,店鋪。《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意思是,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芳香的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這是因為自己和香味融為一體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賣臭咸魚的店鋪,久而久之就聞不到咸魚的臭味了,這也是因為你與臭味融為一體了。藏丹的地方就有紅色,有油漆的地方就有黑色,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謹慎選擇相處的朋友和環境。后來形容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12]肝膽相照:比喻以赤誠之心對待人。亦比喻以真心相見。肝膽,指內心深處,比喻真誠的心。相照,相互能照見。照,知曉。腹心:比喻要害的中心部分,引申為誠心真意,這里指推心置腹的朋友。
[13]意氣不孚:志趣不同。孚,相應,符合。口頭之交:表面親密,其實并沒有深厚情誼的朋友。
[14]參(shēn)商:指的是參星與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比喻彼此對立,不和睦;親友隔絕,不能相見。
[15]爾:你。冰炭:冰塊與炭火。比喻二者不能相容。
【譯文】
“膠漆相投”,是指東漢人雷義與陳重之間、情義相投堅不可破的友情;“雞黍之約”,是指張勛與朋友范式之間互相信任的約定。與好人交往,如同進入遍植香草的房子,時間久了就聞不出它的清香;與壞人交往,如同進入賣咸魚的鋪子,時間久了便聞不到它的腥臭。“肝膽相照”,這才稱得上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意氣不孚”,說的是表面親密,其實并沒有深厚情誼的朋友。彼此之間不相契合,稱之為“參商”;你我互相仇視,好比互不相容的“冰炭”。
【解讀】
俗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實生活中,和誰在一起相處很重要,這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成長軌跡,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成敗。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就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就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就能登上巔峰。科學家研究發現“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地暗示,會對人的惰性和心理狀態產生最好的影響,激發人的內在潛能,發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環境決定未來,有什么樣的朋友就有什么樣的自己!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幸運,上學時遇見好老師,工作時遇見好師父,成家時遇見好伴侶。因為,他們一個甜美的笑容,一句溫馨的問候,一條高智商的處事妙招,都能使你的人生與眾不同,光彩照人。有句話說得好: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古代的孟母三遷,就足以說明和誰在一起的重要了。雄鷹在雞窩里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怎么能搏擊長空,翱翔藍天呢?野狼在羊群里長大,也會喪失狼性,又怎么能叱咤風云,馳騁大地?如果你想像雄鷹一樣的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鷹一起飛翔,而不要與燕雀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樣馳騁大地,那就要和野狼一樣奔跑,而不是與鹿羊為伍。正所謂畫眉麻雀不同嗓,金雞烏鴉不同窩,這也是潛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
【原文】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7]。落月屋梁,相思顏色[18];暮云春樹,想望豐儀[19]。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以待薦[20];杜伯非罪,左儒寧死不循君[21]。分首判袂,敘別之辭[22];擁彗掃門,迎迓之敬[23]。陸凱折梅逢驛使,聊寄江南一枝春[24];王維折柳贈行人,遂唱陽關三疊曲[25]。
【注釋】
[16]民之失德,干糇(hóu)以愆:《詩經·小雅·伐木》中的句子,意思是說,人們如果道德淪喪,朋友間連干糧這樣的小事也可能釀成過失。干糇,粗劣的食品;糇,干糧。愆,過失,罪咎。
[1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語出《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謂別國的賢才,可以為本國的輔佐,好像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作為礪石用來琢磨玉器。后用以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攻玉,琢磨玉器。
[18]落月屋梁: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李白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遵義附近)。杜甫憂思成夢,寫成《夢李白二首》。其中有“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兩句,意思是說大夢初醒,眼前明月照屋梁,夢中李白的音容猶在,表現了杜甫對李白深沉真摯的思念情懷。
[19]暮云春樹:李白與杜甫分別之后,杜甫住在渭水北邊的長安,李白在浙江會稽一代漫游,所以杜甫在《春日憶李白》有:“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的句子,意思是說,你思念的是渭北春天的樹,我眺望的是江東日暮的云。豐儀:風采儀表。
[20]王陽在位:王陽在做官。王陽,即王吉,字子陽。貢禹彈冠:貢禹用手彈去帽上的灰塵,表示將要出仕。貢禹,字少翁,王吉的好朋友。貢禹知道,王吉做了官,必然會推薦自己。
[21]杜伯:周宣王大夫,無罪被殺。左儒寧死不循君:杜伯好友左儒在周宣王面前據理力爭,殉友而死。相傳杜伯被殺后三年,周宣王集合諸侯在圃田打獵。見杜伯乘白馬素車,穿紅衣,戴紅帽握紅弓,挾紅箭,將周宣王射死。循,曲從。
[22]分首:分開兩人的頭。判袂(mèi):分開衣袖。“衣袖分開”,表示朋友離開。判,剖開。袂,衣袖。
[23]擁彗:拿著掃把。彗,掃帚。古人迎候貴客或長者,常拿著掃帚以表示敬意。掃門:清掃門廳。迎迓(yà):迎接。
[24]陸凱折梅逢驛使:晉代陸凱與范曄相善。當時陸凱在江南,范曄在長安。剛好有人乘驛車去長安送公文,陸凱便折梅一枝,托使者帶給范曄,并寫詩一首《贈范曄》,其中有“聊贈一枝春”的句子。驛使,古代驛站傳送朝廷文書者。
[25]王維: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開元九年(721)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問弟子們講學的書,這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折柳:由于“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陽關三疊:古代樂曲名。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被譜入樂府,稱《渭城曲》,又名《陽關曲》,因全曲分為三段,原詩反復三次,故又稱《陽關三疊》。
【譯文】
人們如果道德淪喪,朋友間連干糧這樣的小事也可能釀成過失,說明朋友之間應當以情義為重;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作為礪石用來琢磨玉器,說明借助朋友可以督促自己改正缺點。“落月屋梁”,描繪夢中思念朋友的容顏;“暮云春樹”,指見物懷想友人的風采儀表。王陽做官了,貢禹用手彈去帽上的灰塵等待好朋友王陽的舉薦;杜伯無罪被殺,好友左儒在周宣王面前據理力爭,寧死不曲從周宣王。“分首”和“判袂”,是表示朋友離開的詞語;“擁彗”和“掃門”,都是迎接客人表示敬意的詞語。陸凱在江南,范曄在長安,剛好有人乘驛車去長安送公文,陸凱便折梅一枝,托使者帶給朋友范曄,姑且報告江南早春的信息;王維折柳寫詩贈給將遠行的朋友,此詩就成了送別時人們所唱的《陽關三疊》這支曲子。
【解讀】
俗話說,讀好書和交好朋友,乃人生之兩大幸事。一個人身份的高低,往往是由身邊朋友的素質決定的,朋友的素質越高,即意味著你的人生價值越高,對事業的幫助也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有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你才會戰無不勝,一往無前。人生的奧妙就在于與人相處,攜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處則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就是這樣,和聰明人在一起,你就得聰明,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就越優秀,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轉化為自己的長處你就是聰明人,善于把握別人的機遇轉化為自己的機遇你就會成為優秀者。對朋友的成功,像對待自己成功一樣充滿熱情,為朋友高興。
【原文】
頻來無忌,乃云入幕之賓[26];不請自來,謂之不速之客[27]。醴酒不設,楚王戊待士之意怠[28];投轄于井,漢陳遵留客之心誠[29]。蔡邕倒屣以迎賓[30],周公握發而待士[31]。陳蕃器重徐穉,下榻相延[32];孔子道遇程生,傾蓋而語[33]。
【注釋】
[26]入幕之賓:關系親密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晉代謝安和王坦之曾到桓溫處商議政事,桓溫讓郗超在帳后聽。忽然一陣風吹開帳幕,謝安看見郗超,便取笑說:“郗生可以說是入幕之賓呀。”幕,帳幕。賓,客人。
[27]不速之客:指沒有邀請突然而來的客人。速,邀請。
[28]醴(lǐ)酒不設:置酒宴請賓客時不再為不嗜酒者準備甜酒。比喻待人禮貌漸衰。西漢楚元王劉交非常尊敬禮中大夫穆生等人,穆生不喜歡喝酒,元王每次特意為穆生設置甜酒。等到元王之子劉戊即位,開始也照樣設置,后來就漸漸淡忘了。穆生說:“可以走啦!不再設置甜酒,說明大王對我們的敬意漸漸懈怠了,如果不走的話,楚人將對我不利。”醴酒,甜酒。怠:懶惰,松懈。
[29]投轄于井:把車轄扔在井中,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漢代陳遵喜愛喝酒,每次喝酒,賓客滿堂,于是關門,把客人的車轄扔入井中,雖然有急事客人也走不了。轄,為了固定車輪與車軸的位置而插入軸端孔穴的銷釘。取掉車轄,車子便不能行走。陳遵:字孟公,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西漢元帝時為京兆尹,官至廷尉。
[30]蔡邕:字伯喈,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倒屣以迎賓:古代人居家,脫鞋席地而坐。客人來了,急于出去迎接,把鞋子穿倒了。后來用“倒屣”形容熱情迎客。屣,鞋子。
[31]握發而待士:正在洗頭發,聽說有賢士到,便急忙握著頭發出迎。比喻為國事勤勞,求才殷切。
[32]陳蕃器重徐穉(zhì):陳蕃做豫章太守時,不接待來訪賓客,卻只為郡中名士徐穉特意準備一張榻,徐穉離去即把榻吊起來不用。后來接待賓客稱為“下榻”。器重,看重,重視。徐穉,字孺子,東漢著名的高士賢人,經學家。穉,同“稚”。榻:一種坐臥用具。相延:隆重接待。延,接待。
[33]孔子道遇程生,傾蓋而語:兩個人在路上相遇,車蓋稍微傾斜,便于交談。常用來形容朋友相遇、親切交談的情景。蓋,車蓋,形狀如傘。
【譯文】
經常來往而沒有顧忌的客人,就叫“入幕之賓”;沒有邀請自己就到來的客人,稱為“不速之客”。置酒宴請賓客時不再為不嗜酒者準備甜酒,可知楚元王對賢士的敬意漸漸懈怠了;把車轄扔在井中,可見漢代陳遵挽留客人之心的誠懇。東漢文學家蔡邕急于出去迎接客人,把鞋子都穿倒了;周公正在洗頭發,聽說有賢士到,便急忙握著頭發出迎。陳蕃敬重高士徐穉,特意為他準備一張榻禮待;孔子與程生兩人在路上相遇,把車蓋稍微傾斜而交談。
【解讀】
交到好朋友,就能看到你的影子,如果結交的朋友有道德,那么你的心境就是坦然的。孔子的學生曾經問孔子:如何能交好朋友呢?孔子說,愛人,知人。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原文】
伯牙絕弦失子期,更無知音之輩[34];管寧割席拒華歆,謂非同志之人[35]。分金多與,鮑叔獨知管仲之貧[36];綈袍垂愛,須賈深憐范叔之窘[37]。要知主賓聯以情,須盡東南之美[38];朋友合以義,當展切偲之誠[39]。
【注釋】
[34]伯牙絕弦:春秋時,俞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聽琴。鐘子期死后,伯牙認為世上再無知己,便弄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
[35]管寧割席:管寧和華歆少年時曾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看見有人乘坐漂亮的車子從門前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擱下書本出去觀看。于是,管寧就將坐席割斷,分開來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后來稱朋友斷交為“割席”。管寧,字幼安,管仲后人,三國魏高士,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華歆,字子魚,漢末三國時期名士,三國時期魏司徒。魏明帝即位,晉封博平侯。卒謚敬侯。同志:志趣相同的人。
[36]分金多與:春秋時,齊國管仲與鮑叔交情深厚。他們曾一同經商,到了分盈利時,管仲給自己多分,鮑叔知道管仲家里窮還有母親,不認為他是貪財。后來齊桓公想任用鮑叔為相,他卻推薦了管仲,將自己置于管仲之下。管仲輔助桓公成為春秋五霸。鮑叔:即鮑叔牙,(?-前644),姒姓,鮑氏,亦稱“鮑叔”、“鮑子”,春秋時代齊國大夫,管仲的好朋友。管仲:(?-前645),名夷吾,謚曰“敬仲”,漢族,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的后代。
[37]綈(tí)袍垂愛:戰國時,范雎隨魏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誤以為范雎背叛魏國,歸告魏相,使范雎遭笞辱幾死。后來范雎改名張祿,逃到秦國做了秦相。須賈出使到秦國,秦相范雎扮成窮人去拜見故人,須賈看他窮困,便送他一件綈袍。后來須賈發現范雎就是秦相,乃肉袒謝罪。范雎因須賈饋贈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便寬宥了他。后來以“綈袍”表示不忘舊情。綈袍,粗綈(古代絲織物品)做的袍。垂愛,垂憐。范叔之窘:范雎的窮困。范叔,即范雎,字叔,故稱范叔。窘,窮困。
[38]須盡東南之美:王勃《滕王閣序》:“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意思是郡城矗立在華夏和蠻夷之間,賓主全是東南一方的精英。
[39]合以義:因為道義聚在一起。當展切偲之誠:表現出互相切磋、勉勵的誠意。即以誠相待。切偲,是“切切偲偲”的省略語,即相互敬重切磋勉勵的樣子。切切,責勉;偲偲,相互切磋,相互督促。
【譯文】
鐘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痛失知音,弄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伯牙認為世上再無聽得懂他琴聲的知己了;管寧將同席讀書的坐席割斷拒絕與華歆為朋友,說華歆不是與自己志趣相同的人。齊國管仲與鮑叔交情深厚,曾一同經商,到了分盈利時,管仲給自己多分,只有鮑叔知道管仲家里窮,不認為他是貪財;須賈出使到秦國,秦相范雎扮成窮人去拜見故人,須賈看他窮困,便送他一件綈袍,以示不忘故人。要知道,主人與賓客之間要靠感情來聯絡,那么雙方都應是東南一方的精英;朋友因為道義聚在一起,就該表現出互相切磋、勉勵的誠意。
【解讀】
俗話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財富不是一生的朋友,而朋友卻是一生的財富!有道是:“一排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人之知識有限,天下之事理無窮。在科學發展突飛猛進,社會變革日新月異的今天,閉關自守,自以為是,很可能寸步難行,唯有放開手腳、擴大交往方能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從這個意義上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道,少一個朋友少一門竅。人無友,好似樹無枝、花無葉、鳥無翼、畜無足。作為新時代的公民,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也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可忘記“交友”二字。有道是“財富不是朋友,朋友才是財富。”但交友也要講學問。自古有“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的說法,交友不能以貴賤分、不應以貧富論。交友貴在交心、交人品。酒肉朋友不交,勢利小人不交,陽奉陰違不交,為富不仁不交,倚權仗勢不交,欺小惡老不交,口是心非不交,無信無德不交,恃強凌弱不交。朋友交得好,可以在事業上得到支持,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交得不好,常常會惹上閑氣,甚而引出數不清、想不到的遺憾。“狐朋狗友滿街走,危難之時不伸手”,這確是經驗之談。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的能人多,無毛病的摯友少。須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清高者難以合群,苛求者不易交友。朋友對朋友,說喜也說憂,既要鼓勵支持,又要批評幫助;既要患難與共,又要自力更生;既要有求必應,又要是非分明;既要親如手足,又要保持適當距離。只有這樣,才會享受到被友情滋潤的人生。
上一篇:幼學瓊林《文臣》譯文賞析
下一篇:幼學瓊林《朝廷》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