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
【原文】
上古結繩記事,蒼頡制字代繩[1]。龍馬負圖,伏羲因畫八卦;洛龜呈瑞,大禹因別九疇[2]。歷日是神農所為,甲子乃大撓所作[3]。算數作于隸首,律呂造自伶倫[4]。甲冑舟車,系軒轅之創始;權量衡度,亦軒轅之立規[5]。伏羲氏造網罟,教佃漁以贍民用;唐太宗造冊籍,編里甲以稅田糧[6]。興貿易,制耒耜,皆由炎帝;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7]。冠冕衣裳,至黃帝而始備;桑麻蠶織,自元妃而始興[8]。神農嘗百草,醫藥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賴[9]。燧人氏鉆木取火,烹飪初興;有巢氏構木為巢,宮室始創[10]。
【注釋】
[1]上古:遠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時代。蒼頡:也作倉頡,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創制了文字。
[2]龍馬:傳說中長著龍頭的神馬。九疇: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疇,類。
[3]歷日:歷書,歷法。甲子: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天干與地支依次相配,通稱甲子。古人用它來紀日紀年,后來主要用于紀年。所以常用甲子指歲月、年份。
[4]算數:計數的方法。律呂:音樂術語,是“六律”和“六呂”的合稱,即十二律。
[5]甲胄舟車:指鎧甲、頭盔、船和馬車。軒轅:即黃帝。權:秤錘。量:計量物體體積的容器。衡:秤桿。度:計量物體長短的標準。立規:定下的規矩。
[6]網罟(ɡǔ):用繩線結成的捕魚或鳥獸的工具。佃漁:捕獲獵物和捕魚。贍:富足,足夠。冊籍:戶籍和田畝冊。里甲:州縣的基層組織,一百一十戶為里,十戶為甲。
[7]耒耜(lěi sì):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后來泛指農具。教嫁娶:制定婚嫁的各種禮節。
[8]冠冕衣裳:帽子衣服。元妃:正妃,第一位妻子。相傳黃帝的正妃嫘祖是養蠶治絲的發明者。
[9]攸賴:所依賴。攸,所。
[10]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鉆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烹飪:做飯做菜,烹煮食物。
【譯文】
遠古時候人們在繩子上打上各種繩結幫助記事,黃帝時候史官蒼頡創造出文字,代替了結繩記事。相傳伏羲的時候有龍馬馱著河圖從黃河出來,伏羲根據河圖上的圖案畫成八卦;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有神龜背著洛書從洛水中出來,大禹就依據洛書寫成了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歷法節氣是神農所創,用天干地支依次相配紀日、紀年是黃帝的史官大撓發明的。計算方法是皇帝的臣子隸首所創造的,音樂十二律是皇帝的樂師伶倫自己創造的。鎧甲、頭盔、船和馬車,是黃帝軒轅氏時發明的;計算物體輕重、多少、長短,也是皇帝軒轅氏時定下的規矩。伏羲氏制造了網,教人們打獵、捕魚來供應百姓食用;唐太宗制造戶籍登記人口和田地,設置里甲等基層組織來征收田糧稅。實行貨物交易,制造農具,都是從炎帝開始的;制造琴瑟樂器,制定婚嫁的各種禮節,則是伏羲首創的。帽子衣服,到了黃帝的時候才開始完備;種桑養蠶織布,都是從黃帝的正妃嫘祖開始興起的。神農氏嘗遍各種草藥,這才有了醫治疾病的藥方;后稷叫人們播種各種谷物,人們的口糧食才有了來源。燧人氏發明了鉆木取火,制作熟食的方法才開始興起;有巢氏發明了在樹上搭房子,人們才開始建造房子。
【解讀】
古圣先賢燧人氏鉆木取火,發明火,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的發展。燧人氏人工取火的這項發明結束了人類長期以來如同野獸般的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們的敬重和崇拜,他被尊為三皇之首,奉為“火祖”。恩格斯說:“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后與動物界分開。”恩格斯還說:“火的制造,人類歷史的開始”,由此而感受到火和人類文明的關系,如果人類沒有掌握使用火,那人類仍然是活在黑暗社會的動物,不會有人類的稱謂。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帶來溫暖,驅逐猛獸,熟食增強了人的體質,為身體發育,特別是腦髓的發育提供了更多的營養;熟食也使咀嚼機能減退,于是牙齒變小,頜部短縮,面貌變得愈來愈像現代人。人類因刀耕火種而繁衍生息,安居樂業。不得不稱贊火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影響,直到今天,現代人的生活依然離不開火。
【原文】
夏禹欲通神祇,因鑄鏞鐘于郊廟;漢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觀于中朝[11]。周公作指南車,羅盤是其遺制;錢樂作渾天儀,歷家始有所宗[12]。阿育王得疾,因造無量寶塔;秦始皇防胡,特筑萬里長城[13]。叔孫通制立朝儀,魏曹丕秩序官品[14]。周公獨制禮樂,蕭何造立律條[15]。堯帝作圍棋,以教丹朱;武王作象棋,以象戰斗[16]。文章取士,興于趙宋;應制以詩,起于李唐[17]。梨園子弟,乃唐明皇作始;《資治通鑒》,乃司馬光所編[18]。筆乃蒙恬所造,紙乃蔡倫所為[19]。凡今人之利用,皆古圣之前民[20]。
【注釋】
[11]神祇(qí):天地神靈的總稱,在天上的稱為神,在地上的稱為祇。鏞鐘:大鐘,古代的一種樂器。漢明:東漢的漢明帝。相傳他派遣使者到天竺求佛經,這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寺觀:佛寺和道觀。中朝:指中國。
[12]指南車:古代一種指示方向的車輛,也作為帝王的儀仗車輛。羅盤:一種確定方向的器械,靜止時大致指南、北方向。渾天儀:我國古代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東漢張衡發明的。南朝宋時太史令錢樂重新鑄造出小的渾天儀。
[13]無量寶塔:古印度阿育王,傳說他生病后,搜羅佛舍利,分諸鬼神在一天一夜造成八萬四千座寶塔。佛教稱這些塔為“無量寶塔”。胡:指匈奴。
[14]秩序官品:施行九品中正制。
[15]禮樂:周公確立的一種等級制度,以“禮”來區分宗法遠近等級秩序,同時又以“樂”來融合“禮”的等級秩序。蕭何:漢初名相。律條:法律條文。
[16]丹朱:堯的兒子,傲慢荒淫,堯便制作圍棋來磨練他的性情。象棋:相傳是周武王發明的。
[17]文章取士:宋神宗聽從王安石的建議,修改科舉方法,專門用經義策論來取士。應制以詩:指奉皇帝之命作詩。
[18]梨園子弟:唐明皇選樂工、宮女數百人,在梨園親自教他們樂曲,故稱梨園子弟。
[19]蒙恬:秦國名將,秦朝建立后,曾率兵在北方修筑長城。
[20]前民:引導人民。
【譯文】
大禹想要與天地神靈溝通,因而鑄造了一口大鐘放在郊廟里;東漢的漢明帝十分尊崇佛教,于是開始設置佛寺和道觀在中國。相傳周公制造了一輛指南車,后來的羅盤就是它遺留下來的樣式;南朝宋時太史令錢樂重新鑄造了渾天儀,后世歷法家觀察天象才有了遵循。印度阿育王生病了,因而建造了許多無量寶塔;秦始皇嬴政為了防御北匈奴入侵,特地在北邊修建了萬里長城。西漢孫叔通帶領儒生制定了朝廷禮儀,魏文帝曹丕時設立選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周公姬旦親自制定了周朝的禮樂,西漢宰相蕭何主持制定了漢朝的法律條文。相傳堯發明圍棋,為了教育不肖子丹朱,來磨練其性情;傳說周武王姬發發明象棋,用來象征戰爭的進退攻守。憑文章策論選拔人才,興起于北宋宋神宗趙頊;用詩賦考察選拔人才,開始于唐代的李氏王朝。“梨園子弟”,是從唐明皇開始的;《資治通鑒》,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的。筆是秦朝名將蒙恬制造的,紙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凡是今天人們所使用的物品,都是古圣先賢所開創出來引導人類走向文明的。
【解讀】
雄偉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是世界建筑奇葩。長城是古代中原人民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筑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于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征。
上一篇:幼學瓊林《兄弟》譯文賞析
下一篇:幼學瓊林《叔侄》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