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娘媽傳》簡介|鑒賞
明代通俗中篇神怪小說。凡上下二卷三十二回。封面題《鍥天妃娘媽傳》,目錄前題《新刻宣封護國天妃林娘娘出身濟世傳》,正文前題《新刊出像天妃濟世出身傳》,下署“南州散人吳還初編”、 “昌江逸士涂德孚校”、 “渾邑書林熊龍峰梓”。上圖下文,刊刻頗精。據書末木記,此書刊于“萬歷新春之歲”。小說開頭先點明湄州有漢明帝時敕封的“護國濟世天妃林氏娘娘之廟”,然后倒敘本末:“天妃者乃北天妙極星君之女玄真是也”。她于端午節(jié)游碧蓮池觀魚,見一行螻蟻被猴、鱷雙怪所害,頓生惻隱之心,決心辭別父母,去西王母、觀世音處學法。她對父母說: “有志者事竟成。兒將西叩瑤池之上,再游南海之濱,默聆心傳,然后周流四海,去暴除殘,造萬世福,望父母推愛子之心愛民,民之幸也,兒之幸也。”時猴、鱷兩怪分別逃竄,猴至西蕃,鱷走東洋,一路上作惡多端。玄真學成后,別親下凡,投胎莆田縣林長者,后于湄州化身,西蕃藉猴妖,興兵向中原進發(fā)。漢君臣榜招術士。玄真兄林二郎別親應召,護軍西征,后在觀世音的幫助下,收伏猴精,奏凱回朝。敕封真人為“護國庇民天妃林氏娘娘”,二郎為“靖國法師護教圣兄”。天妃又多次為民救苦救難,剪妖除怪,最后將鱷精收囚于小壑之中,使得海內寧靜。時諸將進曰: “娘娘西蕩妖猴, 東除怪鱷,護國之功,縱四海之外,六合之內,以威靈顯赫稱者,誰可與并!”妃曰: “功建自我,所以能成功者,……皆觀音之力也,吾當往南海謝恩。 ”觀音曰: “除妖是汝之志,能除妖是汝之功,若汝者可謂不負學,不負世,不負身,不負名,此志此事,一了百了矣!”明日,觀音升奏上帝,林氏一家共成仙道。此書文言成份較重,情節(jié)來源于民間長期流傳的故事,想像頗為豐富,然組織欠工,略有枝蔓之感。猴、鱷兩怪比例不均,寫猴精筆墨較多,雖然有時留下借鑒《西游記》的痕跡,但狡猾狠毒的猴精形象還稍有個性,相比之下,對于鱷精的描繪顯然不足,似乎給人以一種草草收場、粗制濫造之感。不過,全書宣揚除暴安民, “系四海安危于一身,視生民禍福尤一己”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上一篇:《大宋宣和遺事》簡介|鑒賞
下一篇:《姚伯子至孝受顯榮》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