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要施而不奢,儉而不吝
原典
孔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比粍t可儉而不可吝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譯釋
孔子說:“奢侈了就不恭順,節儉了就固陋。與其不恭順,寧可固陋?!庇终f:“一個人驕傲、嗇吝,即使他有周公那樣的才,也不值得稱道?!边@樣說來,那就是可以儉省而不可以吝嗇了。儉省,是合乎禮的節省;吝嗇,是對困難危急的人也不體恤。如果能夠做到施舍于他人而自己又不奢侈,儉省而不吝嗇,那就很好了。
解讀
不奢侈,不吝嗇
最近,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比如某某明星的婚宴動輒上千萬,某某村長嫁女豪車佳肴,排場之大,令人驚嘆。網絡上這些極盡豪奢之能事的人,在博取人們眼球的同時,也成功地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誠然,婚禮是人一生要經歷的最重要的時刻,但是如此豪奢,是常人難以企及的。不得不說,這樣的婚禮更大程度地是在展現一種形式上的盛大,一種面子上的尊貴。
在顏之推看來,治理家庭不應該鋪張浪費,吃穿用度,都要合乎有度。在他看來,即使一個人有周公那樣的才華和美德,但驕傲又吝嗇,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稱道了。所以,即使是才華卓著、樣貌俊朗的人,也不應該驕傲自滿,行豪奢之風。無論何時,勤儉有度永遠是一個人應該恪守的美好品質。顏之推還說:“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爰及棟宇器械,樵蘇脂燭,莫非種植之物也。至能守其業者,閉門而為生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耳。今北土風俗,率能躬儉節用,以贍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边@段話什么意思呢?
老百姓生活最根本的事情,是要播收莊稼以解決吃飯的問題,種植桑麻以解決穿衣的問題。所貯藏的蔬菜果品,來自于果園場圃的出產;所食用的雞肉、豬肉等美食,來自雞窩豬圈的畜養。還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蠟燭等,無不是靠種植的東西來制造的。那些善于經營家業的,不用出門就能解決生活的必需品,家里所缺的只是一口鹽井罷了。如今北方的風俗,大都能做到省儉節用,以保障衣食所需,而江南一帶的風俗較為奢侈,多數比不上北方。
顏之推認為,人們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實際上都可以通過勤懇勞動獲得,只要懂得節儉,一定還有很大的富余,為什么要大行奢侈之風呢?
在《治家》篇中,顏之推講了這樣幾個小故事:
鄴下有一個將軍,雖然積蓄很多,但此人貪得無厭,極盡奢侈之能事。他的家里雖然已經有八百多僮仆了,但他并不滿足,他的目標是達到一千人。而每人每天的飲食開支,都以十五錢為準,即使來了客人,也不增加。后來,這位將軍因為犯罪被法辦,政府在沒收他的家產時,發現光麻鞋就藏了整整一屋子,破舊衣服堆滿了數個倉庫,其余財寶更是多得數不完。
南陽有一個很有錢的人,生性十分吝嗇。冬至時,女婿來拜見他,他只準備了一小銅甌酒和幾小片獐子肉來招待。女婿恨他過于簡慢小氣,就把酒肉都一下子吃完了。主人只好叫人再添酒加菜,這樣先后添加了兩次。退席后,他斥責他的女兒說:“你丈夫愛喝酒,所以你才經常受窮?!边@個吝嗇鬼死后,他的兩個兒子爭奪財產,哥哥竟然把弟弟給殺了。
顏之推講這兩個故事,是在告誡我們,居家過日子不要像那位將軍那樣鋪張浪費,炫豪展奢,但是也不能像南陽的老丈人一樣,過于吝嗇,只有做到施而不奢,儉而不吝,才能將生活過好。
曾國藩治家也很有一套,他以恪守祖訓為要務,時常提醒家中兄弟子侄,記著祖父治家的八個大字,就是早、掃、考、寶、書、蔬、魚、豬。這八個大字什么意思呢?第一要早起,第二要打掃清潔,第三要誠修祭祀,第四要善待親族鄰里。凡親族鄰里來家,無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濟之,有訟必排解之,有喜慶必賀之,有疾必問,有喪必吊。此四事之外,于讀書種菜等事,尤為刻刻留心。
除此之外,曾國藩治身治家之節儉,也是世所罕見。在楊公達所編的《曾公軼事》中曾經記載:“公秉性節儉,平時不穿帛制的衣服。當三十歲生日時,曾做了天青緞馬褂一件,在家從不輕易穿,只有遇到慶賀及過年時才穿一下。這件衣服藏了三十年,還像新做的一樣。曾公還曾經開玩笑地對人說:“古語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是在我看來,衣服還是舊的好穿?!痹鴩庸偃嗄?,從未曾大肆豪奢過,這是人們所敬仰他的地方。又相傳曾國藩因每餐只吃一樣葷菜,被當時的人稱為“一品宰相”。
所以,治家一定要盡量做到勤儉持家,即使腰纏萬貫,財富豐盈,也不可大肆鋪張,大筆揮霍。其實,越是有修養的人越懂得這一點,他們明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的道理,不炫富,不顯財,是為君子。
顏氏家訓精華
居家生活,簡單舒適就好,沒有必要將大量的精力花在華麗的外表上,人的虛榮心其實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往往越是內心缺乏,才越會炫耀出來。
上一篇:《尊重長者,恭敬對待長輩》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巧者多勞,智者多憂》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