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花女俠》
【本書體例】
梁羽生著。36回,52萬字。香港偉青書店版。
本書故事上承《萍蹤俠影錄》而來。
張風府是明正統年間皇帝最倚重的京都第一高手,統率過御林軍錦衣衛,屢立戰功,威震中外。后受其好友張丹楓影響,看透了皇室的腐敗,更嫌奸佞當朝,賢人不用,故此淡泊名利,掛冠歸隱。不料,爭奪皇位的明英宗祁鎮、代宗祁鈺都派人來促他出山護駕,張風府不允而被眾多大內高手圍攻,身受重傷不治而死。當年力主抗敵的閣部大臣于謙也被復位成功的明英宗誣以“叛逆”之罪,斬首示眾。
于謙的獨生愛女、張丹楓之徒“散花女俠”于承珠夜闖京城,險中誘敵之計,于謙之首被一蒙面客劫走。于承珠女扮男裝追蹤蒙面客至山東,應邀參加北五省綠林英雄大集會,并相機救了與大內總管陽宗海惡斗將敗的西北丐幫少幫主畢擎天。畢擎天就是蒙面盜首人,他禮葬于謙之后,被推舉為北五省綠林大龍頭。隱居蘇州西洞庭山的張丹楓夫婦為共御外侮大業,不愿與皇帝派來促拿他的大內高手正面沖突,遠避云南。留言于承珠接應雁北小金刀塞主周山民南下,與浙南葉宗留義軍聯合共御倭寇。畢擎天等亦隨之南下增援。于承珠在前往聯絡義軍的途中,遇倭寇逞兇作惡,她得天下四大劍客之一的石驚濤的徒弟鐵鏡心相助,力挫倭寇,弘揚正氣。眾英匯合,葉宗留巧妙部署,將計就計,將侵犯臺州的千余倭寇十殲八九,趕下海去。鐵鏡心窺破于承珠紅顏本色,極為思慕。于承珠反感他的自私軟弱,不告而別,取道貴州,前往云南去見師傅師母。路過黔西苗區時,巧遇中毒被困的張風府之子小虎子,在黑白摩訶的幫助下,打敗陽宗海的師兄盤天羅等,救出小虎子及來華聯盟省親的波斯公主和駙馬段澄蒼。路經昆明,于承珠又被追蹤而至的大內總管陽宗海設計圍困,幸得師傅張丹楓前來救出,遵師命先回大理蒼山。途經石林時,巧遇葉宗留之侄葉成林——他奉新任十八省大龍頭畢擎天之命,來向張丹楓討彭和尚留下的軍用地圖,要與明天子一爭天下。二人同行,漸生好感。路上又遇追于承珠而來的鐵鏡心及逃家出走的云南王沐國公的兒女沐燕、沐麟。沐燕對鐵鏡心極為欽慕。眾人齊集大理蒼山,適陽宗海的師傅赤霞道長聯絡一干大魔頭前來挑釁,被張丹楓及其師輩等聯手擊敗。同時,偷襲大理王府的陽宗海等也被葉成林打得大敗潰退。
于承珠、葉成林等奉張丹楓之命回浙江抗倭,張丹楓自己則護送波斯公主和段澄蒼上北京。于、葉路經浙、贛交界的芙蓉山時,遇到奉畢擎天之命劫鏢未遂的畢愿窮和紅巾女盜凌云鳳。于承珠以高超的金花暗器在比武中勝了凌云鳳,取得鏢銀,交葉成林處置。葉成林為免潰散的官兵危害百姓,違反畢擎天之命,將鏢銀交還官軍。于承珠、凌云鳳等都極為贊賞葉成林的英雄氣魄和仁義之心。凌云鳳原居天山,因與青梅竹馬的戀人霍天都在沙漠中遇難分離,流落江湖。于承珠私下想促成凌、葉二人相戀,勸說凌云鳳下山參加義軍,眾人同到浙南義軍大營。畢擎天見張丹楓只繪就江南五省的地圖并勸他暫緩與皇帝爭天下,心中大為不快。畢擎天野心極大,暗地里將葉宗留部下的漁民義軍調到山區與官軍攻城奪地,使其傷亡慘重。又扣押前線糧草,逼葉宗留出走,殺死葉的副手鄧茂七。于承珠北上京城找張丹楓,路過杭州鐵鏡心家時,目睹鐵鏡心為庇護自己和家庭而出賣義軍內情,深感絕望,留信訣別,急馳北京。
畢擎天派畢愿窮等到北京見皇帝,為投靠朝廷討價還價。畢愿窮不愿背叛義軍,被大內高手圍攻,幸巧遇于承珠而得救。張丹楓護送波斯公主和馬段澄蒼晉見英宗祁鎮,勸其遠交近攻,與波斯聯盟,派葉成林等在沿海抵抗倭寇,整治軍隊與滿州、蒙古抗衡。不料皇帝卻埋伏了眾多高手圍攻他,張丹楓以絕頂武功連敗一干武林高手,又得到無名人的暗助突出皇宮重圍。張來到八達嶺會見未知姓名的暗助之人,原來暗助之人就是凌云鳳的戀人霍天都。張丹楓為謝他出手相助,指點一番,成全他集眾家之長劍立天山劍派的心愿,于承珠亦告以其表妹凌云鳳的消息。一行人結伴南下來救被官軍圍困的葉成林、凌云鳳等人。
畢擎天受朝廷招安,帶兵圍攻不愿受招安的葉成林。鐵鏡心為向于承珠表白心跡,偽降官軍,設法救出了葉、凌等人而自己被擒。畢擎天圍剿葉成林后仍不得信任,反被官軍包圍,身受重傷,被陽宗海追殺。幸得張丹楓看在他父親面上將他救下,但終因傷重而武功全廢。霍天都與凌云鳳相會,于承珠與葉成林訂婚,鐵鏡心亦因沐燕說動父親沐國公出面保釋,遂去云南與沐燕成婚。正是:散花人去剩閑愁,各隨緣分別天涯。
《散花女俠》以女主角于承珠貫穿全書,講述的是她南北奔走,聯絡各地武休高手抗擊倭寇、伸張正義的英勇斗爭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武功打斗場面精彩……具有梁羽生武俠小說的基本特點。但其中如下三個特點比之作者的其他武俠小說,更顯得鮮明而突出。
其一是寫景。武俠小說本不以寫景見長,但本書的寫景卻很成功。小說一開始就展示了一幅徂徠山區的村居風光和早春景色,而頑童小虎子等的嬉戲打鬧的場面更寫得文筆洗煉而又富有生活情趣。書中于承珠從北京到浙江,又從浙江到云南……,行程萬里,頭緒眾多。但作者敘來從容不迫,時時不忘“閑筆”寫景:泰山絕楔的日出,水光瀲滟的太湖,驚濤拍岸的長江,浩瀚無涯的大海,黔西山區苗嶺風光,繁花似錦的春城昆明,天開異境、鬼爺神工的路南石林,喜茫茫空闊無邊的五百里滇池,……為讀者展示了一幅幅美麗動人而又景色各異的山川畫卷。其中對大理蒼山的獨特風光和洱海月夜泛舟的奇妙景色描繪得尤為精彩。“太陽照過山峰的背影折射在水面上,碧波微漾,形成五彩虹霓般回旋著的層層圈環,輝映著深紫、天藍、碧綠、橙黃、鮮紅等等色光;各種各式奇妙悅眼的石卵,嵌在水底,如珍珠,如翡翠,如寶石,堆成了水底的寶藏。蒼山頂上的積雪雖然是終年不化,山坡的氣候卻暖洋洋恰似江南的暮春,長滿了如茵的綠草和萬紫千紅的花朵。”文筆精湛如此,比之散文名家的筆下之景,也可說是毫不遜色了。
其二是言情。女主角于承珠的形象塑造得相當成功,其戀愛心理的刻劃尤為出色。書中從于承珠情竇初開,鐘情于文彩風流的少年俠士鐵鏡心,到反感于他的軟弱自私而書他比作江南園林中的玫瑰,再到最后選擇了凌云大樹似的葉成林。整個戀愛過程,寫得婉轉細致,步步推進,一波三折,水到渠成。作者善于運用細膩的筆觸,絲絲入扣地剖析人物的內心活動。但一般不作冗長的心理分析和大段介紹,而是采用中國文學中傳統的心理描寫方法,結合故事情節的發展,把握好人物在特定的情景下,在不同的場合中應有的心理活動,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等外在的表現加以刻畫。并輔之環境氣氛的烘托,常把外在的景色風光與內在的感情活動結合起來,以展示人物復雜而微妙的心理世界,使人物形象豐滿而富有立體感。這也是本書寫景多而出色的一個基本原因。比如這一段:“于承珠倚著溪邊的大青樹,臨流照影,但覺思潮起,不能自休,清溪中一忽兒幻出鐵鏡心的影子,一忽兒又幻出葉成林的影子,就象碧波上的虹霓圈環一樣,變幻不定。經過這兩日的觀察,尤其是經過蒼山這一戰之后,于承珠對兩個人的性格是看得更清楚了,然而她少女的心情,卻還不能似清溪一樣的澄清。”這正是人物在這特定情景下的心理特點,是天平即將傾針前的擺搖,而其“倚”著的大青樹正是書中反復揭示的葉成林的象征物。作者巧妙地將內在的不易把握的心理活動外化成具體中感的外在景象,既是寫景,又是言情,一筆兩用,言簡意深。
其三是詩情與文彩。梁羽生受唐詩宋詞影響極深,無論是敘事寫景,還是打斗言情都很注重文彩,追求一種詩意。《散花女俠》在這一點更為突出。上述的寫景和言情,互為溶合,已形成了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富有詩情畫意之美。書中的回目對仗工整,文彩斐然,例如:“拍岸驚濤,芳心隨逝水;沖波海燕,壯志欲凌云。”“往事如煙,罡風吹已散;前法若夢,死水又重波。”此類回目,不僅讀來朗朗上口,清耳醒目。而且誦之如嚼橄欖,回味無窮。這是融化了唐詩宋詞之后有意無意地信筆揮灑而自出機杼。
其余,如畢擎天野心勃勃而不顧大義,明英宗的忘恩負義又陰險狠毒,葉成林厚實樸訥而又堅韌可靠也都寫得較為出色。
上一篇:《故都俠女》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斷腸花》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