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陸志韋》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我指點他看,
柳蔭里有一條小小的船。
加我一些小小的風,
可以把感情葬在其中。
我見那樣就寫那樣,
我也不必要山高水長。
小船呀,我們萍水相逢,
也做過一春的知己。
那時候有萍水相逢的女子,
也是柳蔭里日色平西。
我們各自向書本里討生活,
又各自思量恩愛的人。
雖不是太上忘情的歲月,
也博得一個無怨無恩。
小船呀,我又想到濮多馬河上了。
并不是華盛頓的南邊,
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山光,
或是不近人情的愛戀。
只為那一天促膝對坐的
是一個邂逅相逢的女子。
我的心是偶然結構的戲臺,
他呢,是走江湖的戲子。
小船的影兒在我心里
猶如流星在燦爛的星空。
不是故意的把身兒那一轉,
就是很溫柔的鞠一個躬。
十一月二十二日
陸志韋于1915年至1920年間曾留學美國。這期間,詩人常泛舟于華盛頓南邊的濮多馬河。春光明媚,柳枝婀娜,小船在柳蔭中蕩漾,詩人心中涌起陣陣愉悅之情。當日色平西的時候,詩人將小船泊在岸邊柳蔭下,無意中,他結識了一位年輕女子。這位邂逅相逢的女子,在詩人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首詩就是詩人回國后懷念這位女子的作品。
詩的第一節,詩人想象自己站在濮多馬河邊,正和那年輕女子促膝對坐,指點給她看,柳蔭里有一條小船。詩人想起小船在微風中蕩漾時自己全身心沉浸在快樂中的情景。正因為小船曾經給他帶來快樂,令他想起一段難忘的生活,所以他要以小船為吟詠對象,不去寫自己沒有感情體驗的高山流水。
由小船,詩人想起了夕陽西下、暮色蒼茫時在柳蔭里萍水相逢的女子。那女子與自己一樣,正在求學,“向書本里討生活”;也與自己一樣,“各自思量恩愛的人”。詩人與那位女子之間,沒有達到卿卿我我、柔情蜜意的地步,只有一般的交往。
小船又使詩人想到華盛頓南邊的濮多馬河。這并非因為濮多馬河兩岸有旖旎的風光,也不是由于詩人在那里留下了難忘的戀愛故事。他想起了與那女子促膝對坐的情景。雖然詩人對她并沒有產生強烈的愛戀,但當與她對坐交談時,卻也神情專注。詩人將當時自己的心比作偶然結構的戲臺,把那位女子比作走江湖的戲子,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兩位萍水相逢的男女青年促膝對坐時各自的心境。正因為萍水相逢,所以只有在對坐時才像演員演出時進入角色。
詩的末節照應開頭,又回到寫小船,著重寫小船在自己腦海里留下的動態。詩人將小船在柳蔭里穿梭前進,比作流星在燦爛的星空中流走。末二句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小船轉彎和船身隨浪晃動的情景。詩人和那位女子是因泛舟春游時相識的,所以寫小船動態,一方面既反映了詩人對泛舟春游的憶念,另一方面也抒寫了他思念那位邂逅相逢的女子的心情。
詩題“小船”,然而詩人感情的抒發并不膠粘在小船上。詩人能入于物,又能出于物,由物及人,詠物與懷人融于一體,使詩作情味雋永,引人遐思。在押韻方式上,全詩各節韻式不同。第一節兩句連韻,用aabbcc韻式;第二節第三節雙句押韻,用abcbdefe韻式;第四節雖然也是雙句押韻,不過由于只有四句,故其韻式為abcb。全詩詩句大體整齊。這些藝術表現上的特點,反映了詩人為推進新詩的散文化,提高新詩的藝術性而作的努力。
上一篇:《小艙中的現代·朱自清》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五·小草在歌唱——悼女共產黨員張志新烈士·雷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