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陰》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匯評】
題伊世珍《瑯嬛記》卷中引《外傳》: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政易安作也。(按《瑯嬛記》乃偽書,此條所述亦不足據。)
瞿佑《香臺集》卷下《易安樂府》:九日詞“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亦婦人所難到。
楊慎批《草堂詩余》卷一:(末兩句)凄語,怨而不怒。
楊慎《詞品》卷一:中山王《文木賦》:“奔雷屯云,薄霧濃雰。”皆形容木之文理也。杜詩:“屯云對古城”,實用其語。李易安九日詞:“薄霧濃雰愁永晝”今俗本改“雰”作“云”。
茅暎《詞的》卷一:但知傳誦結語,不知妙處全在“莫道不消魂”。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七:康詞:“比梅花、瘦幾分”,一婉一直,兩得其宜。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卷一:中山王《文木賦》“薄霧濃雰”形容木之紋理也。用修云易安本此,不必。
又:康詞:“比梅花、瘦幾分”,一婉一直,并峙爭衡。
王世貞《藝苑卮言》:詞內“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又“天還知道,和天也瘦”;又“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瘦”字俱妙。
毛先舒《詩辨坻》卷四:柴虎臣云:指取溫柔、詞歸蘊藉。昵而閨帷,勿浸而巷曲,浸而巷曲,勿墮而村鄙。又云:語境則“咸陽古道”、“汴水長流”,語事則“赤壁周郎”、“江州司馬”,語景則“岸草平沙”、“曉風殘月”,語情則“紅雨飛愁”、“黃花比瘦”,可謂雅暢。
王士禛《花草蒙拾》:“薄霧濃云”,新都引中山王《文木賦》“薄霧濃雰”以折“云”字之非。楊博奧,每失穿鑿。如王右丞詩“玉角羓”與“朱鬣馬”之類,殊墮狐穴。此“雰”字辨證獨妙。
許昂霄《詞綜偶評》:結句亦從“人與綠楊俱瘦”脫出。但語意較工妙耳。
《歷代詩余》卷一百十七:康伯可“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與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同妙。(按馮金伯《詞苑萃編》卷五同)
沈祥龍《論詞隨筆》:寫景貴淡遠有神,勿墮而奇情;言情貴蘊藉,勿浸而淫褻。“曉風殘月”“衰草微云”,寫景之善者也;“紅雨飛愁”“黃花比瘦”,言情之善者也。
又:詞之用字,務在精擇。腐者、啞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詞中所未經見者,皆不可用,而葉韻字尤宜留意。古人名句,末字必清雋響亮,如“人比黃花瘦”之“瘦”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鬧”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則存乎其人之意與筆。
許寶善《自怡軒詞選》卷二:幽細凄清,聲情雙絕。
周之琦《晚香室詞錄》卷七:《醉花陰》“簾卷西風”,為易安傳作,其實尋常語耳。其“尋尋覓覓”一首,《鶴林玉露》及《貴耳集》皆盛稱之,惟海鹽許蒿廬謂其頗帶傖氣,可謂知言。
陳廷焯《云韶集》卷十:無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調,元人詞曲往往宗之。
葉申薌《本事詞》自序:……若更蘿屋靜姝,蘭閨秀媛,既工協律,亦擅摛詞,瘦比黃花,寓幽情于愛菊;慧同紫竹,抒雅藻于《踏莎》。向金屋而翦繒,宮花簪鬢;望錦川而揮淚,山色添眉。復有逐妾辭閨,故姬去國,圍扇動棄捐之感,羅裙懷淪落之嗟。念錦瑟之空麗,難吟荳蔻;恨金甌之已缺,誰弄琵琶。燕子樓頭,夢斷彭城落月;鵑聲馬上,愁生蜀道殘春。斯皆悲離恨之有天,欲埋愁而無地。但留怨什,宜播吟壇。
王闿運《湘綺樓詞選》前編:此語若非出女子自寫照,則無意致。“比”字各本皆作“似”,類書引反不誤。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情深詞苦,古今共賞。起言永晝無聊之情景,次言重陽佳節之感人。換頭,言向晚把酒。著末,困花瘦而觸及己瘦,傷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喚起,與方回之“試問閑愁都幾許”句,正同妙也。
上一篇:李清照《臨江仙》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李清照《好事近》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