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文學的文獻·遼金文學的文獻·文學理論批評·選本
選本是文學批評的主要模式之一。它通過對作家、作品的取舍,書前后的序跋,以及正文中的評注等體現選編者的文學思想和審美情趣。重要的選本有時能影響一代文學風氣。元好問《唐詩鼓吹》是一部有文學批評價值的選本。全書10卷,今存郝天挺注。這位郝天挺,字繼先,元好問弟子,與元好問師郝天挺(字晉卿)不是同一人。書后附元人盧摯后序“新齋郝公繼先”注說:“《唐詩鼓吹》集者,遺山先生元公裕之之所作,公幼受學遺山,嘗以是集教之詩律。公慨師承之有自,故為之注。”由此可知,此書是元好問指導弟子郝繼先學作詩的唐詩選本。元人姚燧序稱其“選唐近體六百余篇”,元人武乙昌序稱其“自太白、子美外,柳子厚而下凡九十六家,取其七言律之依于理而有益于性情者五百八十首”,《四庫全書總目》說“是集所錄皆唐人七言律詩,凡九十六家,共五百九十六首”。清人施國祁《元遺山詩集箋注》認為,此書乃遺山師郝晉卿授其詩法的教材,遺山復選之以授弟子郝繼先。也有人認為此乃臆測,不足為信。《四庫全書總目》評《唐詩鼓吹》說:“顧其書與方回《瀛奎律髓》同出元初,而去取謹嚴,軌轍歸一,大抵遒健宏敞,無宋末江湖、四靈瑣碎寒儉之習,實出方書之上。天挺之注,雖頗簡略,而但釋出典,尚不涉于旁鑿。”此書反映出元好問的詩學宗尚和金末元初詩壇以唐人為指歸的思潮,有顯著的學術研究價值。其真偽,人們歷來說法紛歧。《唐詩鼓吹》最早刻于元至大元年(1308),由江浙儒司刊行。明代有廖文炳補正注疏本,題《唐詩鼓吹注解大全》。清初又有錢朝鼒等4人的修訂本。稍后,何焯又對4人注釋本作了眉批,題為《唐詩鼓吹評注》。現今較為易得的傳世本有《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后者由該叢書編輯委員會編、1997年齊魯書社出版。它是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一年(1746)刊本影印的,題作《唐詩鼓吹集箋注》,明廖文炳解、清錢朝鼒和王俊臣校注、王清臣和陸貽典參解。《唐詩鼓吹評注》還曾由上海文明書局于民國八年(1919)出版。今人韓成武、賀嚴和孫微據該本點校整理,于2000年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遼金元文學·遼代文學·遼代的韻文·遼代的語誓謠諺
下一篇:遼金元文學與藝術·金代的“說話”藝術與話本小說的發展·金代“說話”伎藝的表演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