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早發》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注釋】
(1)傘幄:古時官員出行時作遮日擋雨用的工具,其實它更是一種顯示威嚴的儀仗。垂垂:傘幄飄帶莊重下垂之貌。
(2)形勢:既指江山形勢,也指抗戰局勢。胸中策:胸有成竹對策,早已考慮成熟。
(3)緩步徐行:步履穩重,寬步前行。嘩:說話聲。
【賞析心得】
宗澤是宋代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將領,而且是岳飛的伯樂,是他在岳飛誤犯軍令,坐罪當刑之時,給岳飛破金機會,將功補過,提升為將,使其名聲大振,“時勢造英雄”。宗澤本是地方小官,靖康元年(1126)知磁州時,正值金兵大舉進攻開封,欽宗命康王趙構(后為高宗)前去求和,宗澤勸阻,當時汴京告急,康王受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宗澤為副元帥,募集義師進京救援。宗澤前驅猛進,履冰渡河,力破金兵三十余寨,即日可至汴京城下。偏遇欽宗派使前來攔阻,說什么朝廷與金正在議和,不要進京。這樣一來,其他援京之師皆趑趄不前,單宗澤孤軍奮進,眼睜睜看著徽、欽二帝被擄北去,北宋一命嗚呼,就此消亡。第二年(1127),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已是南宋王朝了。高宗任宗澤為東京留守,招集義軍,他提拔岳飛為統制,屢次大破金兵,威名遠揚,所到之處,民間皆呼:宗爺爺!《早發》一詩大約寫于這段時間。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宗澤任東京(汴京開封)留守使,兩河(河北、河東)地區的英雄豪杰、各路義師歸附麾下,名聲大震,士氣振奮。這詩是寫他率領一支精銳之師,在早晨出發行軍時的情景。主帥坐在馬上,傘幄垂垂,威嚴肅穆,神情安詳,胸有成竹。萬人行軍,鴉雀無聲,只聽見馬踏在河邊沙灘上發出整齊而有節奏的沙沙響聲。水遠山長,漫漫行軍途上,路旁長滿了野花,祖國山川如此美麗,怎容金兵野蠻踐踏!這其中就隱喻了捍衛大好河山的愛國之情。“眼中形勢胸中策,緩兵徐行靜不嘩。”年邁已近七十古稀的主帥,滿懷壯志,雄心不已,他一方面上奏高宗二十余次,力勸返回汴京,收復河山;一方面自己在觀察山川形勢,籌劃作戰策略,積極做好戰備,隨時準備渡過黃河,揮師北上。他在汴京城外相度形勢,立堅壁二十四所,以御金兵再犯,沿著黃河遍筑連珠寨,聯結河東、河北各路民兵,做好渡河準備;同時開鑿五丈河,打通西北商路,百貨駢集,漸平物價,穩定人心。萬人行軍,鴉雀無聲,步履穩定,堅定前行,緩兵徐行,勤王之師軍容整齊、軍紀嚴肅,何懼打不敗進犯之敵,何愁收復不了大好河山!
此詩充分體現了愛國名將的儒雅風度和必勝信心??上У氖?,這位抗金名將,眼中的形勢、腦中的對策,恰恰忘記了一個最主要的因素,那就是趙家天子天生的“軟骨病”,導致朝廷奸臣當道,主和當行。我們這位老英雄,唯有吟誦唐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風雨如晦中三呼“過河”而終。
上一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賀鑄《野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