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詩毛氏傳疏》新詩鑒賞
《詩經》注本,三十卷,清陳奐撰。奐(1786~1863)字倬云,號碩甫,又號師竹,晚號南園老人,長洲(江蘇省蘇州市)人。少師段玉裁治《毛詩》《說文》,補生員,入都與王念孫父子游,學益進,后主杭州汪遠孫家,潛心著述,咸豐初,舉孝廉方正。
陳氏治詩,專主《毛傳》。其自序此書云:“齊、魯、韓可廢,毛不可廢。”并對治毛詩而兼采齊、魯、韓之學者(鄭玄就是如此)非常不滿。此書專宗毛義,置《鄭箋》而不顧,專門疏解毛傳,以矯毛、鄭兼習之弊。
作者對《詩序》也十分尊崇,其自序云:“讀《詩》不讀《序》,無本之教也;讀《詩》與《序》而不讀傳,失守之學也。文簡而義贍,語正而道精,洵乎為小學之津梁,群書之鈐鍵。”他嚴守其師段玉裁《毛詩故訓傳》之說,因此有許多迂謬不通之處,但此書對名物制度考訂最詳,多有勝義。后附有《釋毛詩音》(四卷)、《毛詩說》(一卷)、《毛詩傳義類》(十九篇)、《鄭氏箋考證》(一卷)。這些附錄不僅對詩中所涉及的語義字音和名物(如“宮室”“四廟”“明堂”“冕服”“車輔”“旐旟”等)作了深入的探索(有的附有圖制),而且對毛氏詩學作了系統的論述,成為清代研究《毛詩》的集大成著作。漢代經學,不同門派各有其傳授,從文字、語音、訓詁到對經義的解釋,各有所長,不能偏廢。
有清光緒間南菁書院刊刻《皇清經解續編》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白云樵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茗香詩論》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