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電影·馬勒
法國導演。出生在法國北部杜莫里的一個大資產階級家庭,自幼酷愛電影,年輕時就讀于巴黎大學和法國高等電影學院。1955年,他在著名水下攝影師伊夫·顧斯多手下當助理,參加拍攝了關于海底世界的彩色紀錄片 《沉寂的世界》,次年又作為著名導演羅伯特 ·布萊松的助手,參加影片 《死刑犯越獄》的拍攝。1958年,馬勒獨立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 《通往絞刑架的電梯》,被認為是新浪潮電影的前兆,并獲當年的路易·德呂克獎。1959年他導演的 《情人們》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特呂弗評論此片時寫道:“這就是法國電影最美好的愛情之夜!”這兩部影片的成功,使馬勒隨即躋身于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的行列。
馬勒是法國最賺錢的導演之一,以拍攝驚險情節劇影片見長,他的影片中所描寫的那些被社會拋棄或驅逐的人物對于社會和傳統的反叛,常常給人以強烈的印象。這在他早期的兩部作品中已有所顯露,《通往絞刑架的電梯》是一部拍攝得十分優美的偵探片; 在 《情人們》中,愛情變成了社會反抗的動機。另一方面,馬勒的創作題材豐富、風格多樣,他既拍攝虛構的情節片,又拍紀錄片,而在故事片中,則既有悲劇又有喜劇。在他的創作中,故事片與紀錄片,悲劇與喜劇是交替進行的。
《扎齊在地鐵中》(1960) 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同年獲路易 ·德品克獎。影片通過一個久居外省的十歲小女孩扎齊所看到的巴黎,描繪了這座城市的實際生活。《私生活》 (1962) 是由電影明星碧姬·巴鐸主演的表現她自己生活的紀錄片,但其中也有虛構的成分。接著,馬勒拍攝了三部故事片: 《鬼火》(1963) 描寫了那些流浪街頭、陷于絕境的酒鬼,其中不乏駭人心魄的場面?!冬旣悂喨f歲》(1965) 是一部描寫本世紀初墨西哥革命的五彩繽紛的喜劇片,場面布景豪華壯觀,法國女演員讓娜·莫蘿和碧姬·巴鐸以精彩的表演而雙雙成為轟動拉美的性感歌舞女星。《小偷》 (1967)講述了19世紀末一個慣偷的故事,他把自己的盜竊活動美化為對社會的譴責,讓一保羅·貝爾蒙多扮演的這個角色與當時巴黎的社會風情融為一體。其后,馬勒前往印度旅行,同時也是去尋找新的題材。他的此次東方之行為廣大西方觀眾帶來了系列紀錄片《加爾各答》和電視系列片《印度之魂》 (1968-1969),從而在法國和歐洲引起了不同尋常的“印度風情熱”。
馬勒回到法國后拍攝了《心聲》 (1971),所表現的是被視為禁忌的內容: 一個15歲的少年與其母之間的亂倫關系。《拉孔伯·呂西安》 (1973) 的故事發生在被占領時期的法國,主人公呂西安是一個青年農民,他并非出于情愿當了法國秘密警察的幫兇,而到戰爭結束時被槍斃了。此片是馬勒的上座率最高的影片,也是在法國引起激烈爭論的作品。有人認為,他拍攝此片的目的是讓人們對那些在1944年做出了錯誤選擇的人予以寬恕。1974年,馬勒拍攝了兩部紀錄片: 《過分的人情味》反映了汽車文明和流水作業文明,在《共和國廣場》 中,導演試圖通過攝影機前的采訪與交談同廣大行人進行交流,此片顯然具有“直接電影”的風格。1975年,他拍攝的《黑色月亮》是一部離奇的恐怖片,也是馬勒進行新的嘗試的開始。
馬勒生長在法國,并在巴黎開始了電影導演生涯。不知何故,他在青年時期自稱是“停泊”在巴黎的“美國人”。1977年,他來到美國繼續他的創作,在那里拍攝了《美麗嬰孩》 (1978)、《大西洋城》 (1980)、《我與安德烈共進晚餐》 (1982)、《破產》和《阿拉莫壁洞》 (1984)。其中最為成功的要算《大西洋城》 了,此片榮獲1980年威尼斯電影節大獎,以后又多次獲獎?!睹利悑牒ⅰ芬糙A得廣泛榮譽,更為導演本人帶來了又一筆巨額收入。1987年,馬勒又回到法國,拍攝了《再見,孩子們》,獲1988年度凱撒獎。
上一篇:西方文學·電影·夏布羅爾
下一篇:西方文學·電影·羅默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