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花船》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短篇世情小說集。西冷狂者編次,素星道人評。作者、評者生平待考。疑作者為杭州人。此書有兩本,一本為四卷十六回,藏于日本,有己亥(疑為清順治十六年)冬月朗人序;一本為八回,每四回演一故事,共寫兩個故事。兩本次序亦不同。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清初刻本,即為八回本。第四回、第八回(即每個故事)后有總評,夾批甚少,無圖和序跋。約為清初人的創作。
前四回開頭寫武則天的故事。通過虛構的情節,抨擊武則天的淫亂行為。小說寫武后篡位,更國號為周,改元天圣,與張昌宗、張易之、薛懷義淫媾后宮。然而卻不稱心如意,特派妃子尹若蘭,女扮男裝, 改稱尹監,賜上方劍,巡行八府二十一州、九十五縣,名曰“征聘賢能”,實為“選龜”,擇其精壯者進宮,以滿足武后的房幃之樂。
若蘭少充宮掖,不忘民生,巡行其間,在衛輝府文廟前搭救了一對受辱的青年男女,男子叫聞人杰,所愛女子系八十老翁之妻。尹若蘭代償老翁聘金,無罪開釋,成全了聞人杰的婚姻。在建康,與秀才于楚(字粲生)相遇,兩人對對兒賦詩, 談笑詼諧,相互傾慕, 終成歡愉,結成伉儷。畏武后淫威,遂棄官私逃,隱居湖中。后被尚衣監太監呂德所逮,押送途中,路經吳縣,被縣尹聞人杰救出,藏于衙中。二年后聞人杰升為朝中諫議大夫,旋中宗登基,大赦天下,于楚夫婦奉旨進京, 尹若蘭在京城被武三思搶入衙中, 欲行奸宿。虧狄仁杰促太子率兵殺武三思于宮中,抄滅其家, 救出尹氏。補于楚為弘文館學士。
后四回敘南宋秀州 (嘉興府)有三個異性同胞兄弟茹文芳(字光先) 、 倪大奎 (字碩臣)、廖元顯(字良輔),光先娶妻金氏,名玉姐; 系農家之女;碩臣娶妻葉氏,字蕓娘,秀水縣書吏之女;良輔娶村中老儒幼女蘭珠為妻。本村瘟疫之后,三對小夫妻搬到秀水經營客店。后因生意蕭條,得外出兜攬生意。一日,碩臣去蘇州接客,其妻蕓娘與光先勾搭成奸;后碩臣又與光先妻玉姐成歡。蘭珠夫婦不滿二兄嫂所為,分本回鄉。不久金兵擾城,兄嫂逃難,二兄作了乞丐,玉姐被擄,蕓娘作了金人嚴州防御使之妾。良輔進城,代發行中貨物,又扮著乞兒,一路密訪,贖出玉姐,討回葉氏,又巧遇二兄,同歸故里,重整田園。蕓娘深念富貴生活,被丈夫所辱,自縊身死,茹、倪農業終身。良輔連得三子,俱入仕途,為元時顯宦;與妻皆過九十無病而終,子孫綿綿不絕。
頭一個故事,并非如作者所說是寫武后亂唐淫媾的“絕世奇文”,而是以主要篇幅寫了尹若蘭的巡行經過和愛情波折。歌頌和贊揚了尹氏自擇夫婿的大膽行為,惟其中間有色情描繪。故事的結局,寓有揚善懲惡的思想。第二個故事,作者的創作目的是戒見色忘身,認為“男女情欲貪之有損無益”。小說主人公的命運就是按這個意圖安排的。但其中不乏對廖良輔夫婦“不欺暗室”、忠義堅貞行為的肯定。在這個意義上,兩個故事又有一致的地方。小說敘事過多,缺乏描寫,藝術上無甚特色。
上一篇:《談藪》簡介|鑒賞
下一篇:《辟寒》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