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
(1)臺城:也稱苑城,原是三國時代吳國后苑城,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邊上。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曾在此構筑宮殿。此詩為作者于唐僖宗光啟三年(887)路經金陵時,憑吊古跡時寫下的一首懷古詩。作者時年五十二歲,故此絕句可視為夕陽之作。
(2)霏霏:細雨蒙蒙。
(3)六朝如夢:吳、東晉、宋、梁、齊、陳六個朝代好像夢一般消逝不見。
(4)煙籠十里堤:柳樹郁郁蔥蔥,遠遠望去,綠蒙蒙的,如煙籠罩在十里長堤上。
【賞析心得】
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已過知天命之年、屢試不第的詩人路經金陵,憑吊臺城,寫下了這首懷古絕句。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南方春天,江雨霏霏,紛紛灑灑,連綿不斷,江草長勢十分茂盛,作者憑吊金陵臺城古跡,覺得在此曾作宮殿的六個繁華朝代,就像夢一般消逝不見。如今,只有幾只鳥兒在此漫無目的地啼叫,寂寞凄涼,引起憑吊者無限的傷感和悲嘆。“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詩人發現,臺城已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那臺城的柳樹卻對走馬燈般更迭的六個朝代的興亡盛衰毫不動情,依舊郁郁蔥蔥,遠遠望去,綠蒙蒙的,如煙籠罩在十里長堤上。
作者情感豐富,追古惜今,全詩未說哀愁,卻讓人感到哀愁就夾在霏霏江雨中,纏纏綿綿,欲剪不斷。這是因為臺城的昨天很可能就是長安城的明天,唐帝國已日薄西山,茍延殘喘,改朝換代只是遲早之事。再聯系到自己,已過半百年齡,卻屢試不第,國家命運和自己的前途渺渺茫茫,叫人怎么不傷感!
上一篇:陸游《示兒》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臺城》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