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道《謝趙生惠芍藥》
九十風光次第分,天憐獨得殿殘春。
一枝剩欲簪雙髻,未有人間第一人。
【注釋】
(1)詩在同一題目下的另一首詩中說“從微至老走風塵”,感慨自己一生貧病交加,仕途無緣,可知此詩當寫在晚年,應為夕陽之作。趙生:不詳。惠:贈送。芍藥:木芍藥,即牡丹。
(2)九十風光:春季三個月,九十天,九十風光即春光。次第分:各種花卉按著時間順序開放。
(3)天憐:老天爺喜歡。獨得:大自然特別安排。殿:殿后,最后或者結尾的意思。
(4)剩欲簪:剩下的很想插戴。雙髻:古時少女喜歡把頭發分成左右兩個發髻,以示年輕瀟灑。此處指英俊的人。
(5)人間第一人:世上最英俊的人。
【賞析心得】
陳師道與唐代賈島相似,是宋代的一個苦吟詩人,一家窮困潦倒,老母尋食倒在路上,妻子寄食在娘家。他的名句“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便是家境的真實寫照。但他很有骨氣,恥于從親戚宰相趙挺之家借衣御寒,寧愿“凍病”不起。堅持閉門覓句,將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獨具一格的詩作上。他一生刻苦努力,但仕途始終不如意,此詩便寫出其懷才不遇的深深感慨。
“九十風光次第分,天憐獨得殿殘春。”作者說,在九十天的春光中,按照老天爺的安排,各種花卉按次開放,而芍藥花特別受到上天垂愛,作為春天壓臺鮮花,最后燦爛開放。“一枝剩欲簪雙髻,未有人間第一人。”作者說,謝謝你(指贈花人趙生)送給我最后一朵芍藥花,我很想將它插到人的發髻上,可找來找去,卻始終尋覓不到一個能欣賞并配戴這朵花的人間第一美人。
作者寫這首詩,有其深層次背景。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王安石經學盛行,變法派掌權,陳師道不贊成革新其說,其時他正當盛年,拒絕參加科舉考試,導致懷才不遇,終生潦倒。陳詩歌詠芍藥,與唐詩歌詠的角度完全不同,如“紅燈爍爍綠盤龍”(韓愈《芍藥》)、“欹紅醉濃露”(柳宗元《戲題階前芍藥》)、“繁絲蹙金芯”(元稹《紅芍藥》)等,均是正面描寫,而此詩則是從側面暗喻其風韻,從議論中展示其形象,借此說出其中寓含的哲理。
上一篇:夜讀范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
下一篇: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