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盤陀嶺驛樓》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復一開顏。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
【注釋】
(1)盤陀嶺:今福建省漳浦縣西南三十里,梁山之西,崎嶇盤旋,連綿十里之長,與云霄縣接界,為入潮廣之要隘。此詩為宣宗大中初(約847),貶為潮州司馬時所作,這時作者已六十一歲了。
(2)嵩少:少年時候,高大的志愿、雄偉的抱負。心期:心中期望達到的目標。杳:遙遠而沒有盡頭。
【賞析心得】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文宗去世,武宗李炎即位。因器重李德裕才識,同年九月,武宗拜其為相,李德裕第二次當了宰相。從會昌元年(841)至六年(846),德裕執政六年,成績斐然。首先,討伐犯亂藩鎮劉鎮和楊弁,歷時一年,取得決定性勝利;其次,打擊大宦官仇士良為首的宦官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第三,大力禁佛,政府財力大增;第四,大刀闊斧整頓吏治,精兵簡政,裁減冗員二千余人。遺憾的是,這位有作為的宰相卻熱衷于朋黨之爭,他趁當權秉政之機,將牛黨骨干統統貶黜到嶺南。然而,好景不長,會昌六年,武宗死,宣宗李忱即位,牛黨白敏中、崔鉉為相,瘋狂報復,李德裕從罷相為東都留守,又貶為潮州司馬。這首詩即寫赴貶地潮州,路經閩南漳浦盤陀嶺時的情景。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復一開顏。”詩人正在大展宏圖之際,忽從宰臣高位跌下,當有自知之明,知道年輕時立下的宏圖大志,已經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他自我解嘲地說,好在一路走來,閩南風光盡收眼底,就算是開心一游吧。“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詩人知道,這盤陀嶺崎嶇盤旋、山勢險峻,是通向廣東潮州的要隘,只要走過逶迤十里的山嶺,明天便進入嶺南荒蠻之地了。他仰面朝天,看著那高聳入云的盤陀嶺驛樓,暗中鼓勁,我一定要爬上去,最后望一下北方的故關。這個時候,詩人雖已遭受打擊報復,但尚未意識到局勢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得多。似乎認為,我為宰相,貶你們到嶺南,現在你們上了,不過是“以禮還禮”,也把我貶到嶺南去罷了。直到后來,他從潮州再貶至海南崖州,當他登上崖山城樓(見李德裕詩《登崖山城樓》),看到自己被重重疊疊的高山包圍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將終結在這天涯海角。
上一篇:鄭谷《偶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韓愈《盆池五首選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