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于是新垣衍起[1],再拜謝曰》鑒賞
“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吾請出[3],不敢復言帝秦。”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4]。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5],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6]。
于是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使)者三[7],終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8],以千金為魯連壽[9]。魯連笑曰:“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10]。即有取者[11],是商賈之事也[12],而連不忍為也。”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13]。
【段意】 寫事件的結果。新垣衍被說服,不敢復言帝秦。魏公子奪晉鄙軍權以救趙,秦引兵而去。魯仲連拒賞而不納,功成而不居。與首段照應,表現魯仲連的高尚品質。以上為第一事件,即魯仲連義不帝秦。
注釋
[1]起:起立。[2]謝:謝罪;道歉。[3]出:離開;回去。[4]卻軍:退兵。[5]魏公子:魏昭王少子魏無忌,號信陵君。他托魏王愛姬如姬盜出兵符,又矯命擊殺魏將晉鄙奪得兵權,救趙勝秦。詳見《信陵君列傳》。[6]引:退卻。[7]三:泛指多數。[8]起前:起立走向前。[9]壽:向人祝酒或以 財物贈人。[10]排患釋難解紛亂:排除禍患,消除災難,解去紛亂。[11]即:假如。[12]商賈(gu)之事:生意買賣人的行為。商賈,行商坐賈。[13]不復見:未再與平原君相見。
上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新垣衍》鑒賞
下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且楚攻齊之南陽[1],魏攻平陸[2],而齊無南面之心[3],以為亡南陽之害小[4],不如得濟北之利大[5],故定計審處之[6].》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