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后四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1]?!疯b賞
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2],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3],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4]。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5]。”趙王不聽,遂將之。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6]。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7],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8]。使趙不將括即已[9],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10]。”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將?!蓖踉唬骸昂我?”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11],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12],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13],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14]? 父子異心,愿王勿遣?!蓖踉唬骸澳钢弥?,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15],妾得無隨坐乎[16]?”王許諾。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17]。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18],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馀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19]。趙前后所亡凡四十五萬。明年,秦兵遂圍邯鄲,歲馀,幾不得脫。賴楚、魏諸侯來救,乃得解邯鄲之圍。趙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誅也。
【段意】 寫長平戰敗的經過,主要寫戰事,中間插入趙母上書的細節。通過趙母對趙奢、趙括父子的比較,說明孝成王用人不當、中敵奸計是戰爭失敗的根源 。
注釋
[1]孝成王:名丹。[2]距:同“拒”,抗拒。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3]篤:病重。[4]以名使括:憑借趙括的名氣而任用他。膠柱而鼓瑟:比喻不懂用人之道,亂用人。柱:瑟上卷弦的軫子。把柱粘住不動,使其不能運轉自如,當然不能彈奏成調。[5]合變:靈活應變。[6]以:認為。當:抵,匹敵。[7]難:駁斥。[8]句意:用兵,是玩命的場合,然而趙括卻說得很輕忽。[9]即已:就罷了。[10]破:使……破敗。[11]身:親自。所奉飯飲而進食者:捧著飲食且受供奉的人,指趙奢所尊敬、奉養的賢能之士。以十數:數以十計。所友者:當成朋友的人。[12]盡以予:全部用以分給。[13]東向而朝:東向而坐接受臣下的朝見。古以東向為尊。[14]何如其父:與他的父親比起怎么樣。[15]即有如不稱:那么,如果有不稱職的地方。即:同“則”。[16]隨坐:連坐,一起定罪。[17]悉更約束:全部改變了過去的規章制度。易置:撤換。[18]佯(yang):假裝。[19]坑:活埋。
上一篇:《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太史公》鑒賞
下一篇:《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書奏梁孝王,孝王使人出之[1],卒為上客[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