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本紀》鑒賞
導語:
秦漢之際,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歷史上第一次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被自下而上的大起義所推翻,而曾經主要由貴族王孫們主宰的歷史舞臺,也第一次被來自民間的草莽英雄所占據。
這些來自民間的英雄面對大時代的洪流,不屈服于命運,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敢,努力抓住歷史的機遇、逐鹿天下,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歷史活劇。而其中的許多人,又由于自身種種局限,終于落得失敗的命運,演繹了一出歷史的悲劇。千載之下,后人讀史到此,也不禁扼腕嘆息。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歷史教訓。
陳勝、項羽,就是秦漢之際典型的兩位失敗英雄。陳勝是出身于最底層的“微賤”之人,但卻“敢為天下先”,不懼暴秦,率先起義,點燃了燒毀秦帝國的第一把大火。可是起義后,他卻像一個暴發戶一樣,忘乎所以、殺害故舊、任用奸邪,又沒有宏圖遠略,不知如何駕馭迅速發展的局面,缺少足夠的政治智慧來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功業,最終很快兵敗身死。而項羽出身于破落的舊貴族,他勇猛剛強,作戰英勇如神,善于用兵,他統率楚軍滅秦擊漢,取得了輝煌的軍事成就。但在政治上他卻淺薄幼稚、剛愎自用,不能團結各種政治勢力,不能為滅秦后的天下提供重建的藍圖,而是“自矜功伐、以力征經營天下”,最終眾叛親離,落得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
對這兩位失敗英雄,太史公司馬遷都用飽滿的感情和豐富的材料為其在《史記》中立有專篇,且分別冠以“世家”、“本紀”的名目,既對他們充滿了敬佩和同情,又客觀地評價他們的功過得失。今天,我們讀《史記》中的這兩篇傳述,把自己放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體會他們的人生起伏、功業成敗,也將帶給我們許多感動和啟示。
上一篇:《史記·漢文帝除肉刑詔》鑒賞
下一篇:《史記·平民與沒落貴族的“反抗”思維·陳涉世家》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