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手印》
【本書體例】
司馬凌著。2萬字。載《傳奇故事》1989年3期。
朝廷通緝的要犯蘇昌杰隱名埋姓,棄武從文,在一鄉紳家做私塾先生,每日教鄉紳家的獨生女凌姍溫習功課,日子倒也平靜。
忽一日,凌姍在后花園中見一背負寶刀的陌生男子,便這個平靜的家庭驟起波浪。
鄉紳陳先每日虔誠信佛,陌生男子的出現使他預感到不安。蘇昌杰也因此加強了戒備。但這男子并不是沖蘇昌杰而來,他乃是陳先的仇人,尋訪陳先,前來復仇。
原來,現在廣積善德的陳先從前曾是一江湖大盜,受雇殺害過無辜人家,欠下血債,他現在每日五更起床,以血祭祀,以表悔過誠心,乞求上蒼不要降罪于他及女兒。沒想到,復仇之人到底找上門來。
恰在此時,朝廷鷹犬廖伯欽也來到陳家,他是陳故交之子,但此人邪惡多端,一見陳先的獨生女凌姍美麗動人,頓生淫心,前來糾纏。偶然間,發現蘇昌杰正是他奉命通緝之人。
廖伯欽帶人前來捉拿蘇昌杰,他自己則試圖對凌姍強行非禮,危險之時,一青年男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身負重傷,多虧蘇昌杰打退了錦衣衛的追捕,前來解救了凌姍。
負傷男子名叫李青山,正是前來找陳先復仇的青年。不明內情的凌姍將救命恩人藏于后花園養傷,每日精心伺侯。廖伯欽不久又帶著錦衣衛前來捉人,并又生惡念,圖謀先殺死陳先,后霸占其女。廝殺中,陳先喪生,臨終前,向女兒講述了自己從前欠下的血債。李青山傷好后,放棄前嫌,與凌姍結為兄妹,同奔蘇昌杰,準備與蘇昌杰再聚民間英雄,占山結寨,與官家對抗。
《血手印》篇幅不長,但布局得當,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而又緊湊集中,足以見出作者具有一定的藝術功力。
整篇小說幾乎無一處閑筆。小說的背景不大,不似一般常見的武俠小說從南到北追殺得滿天風塵,相反,這篇小說則將背景置于鄉紳陳先之家中,將幾條線索同時匯聚于此,從容敘來,有條有理,相當緊湊。
武林中免不了恩恩怨怨,善惡相報。小說出現的人物不多,但寥寥數筆便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復雜的故事,從而在有限的環境中容納著大千世界。簡潔明快而又不失豐富多彩。
每日虔誠信佛的陳先從前曾是一欠下他人血債的江湖大盜,人到晚年,幡然悔悟,為過去的行為而深深內疚,同時又時時擔心仇人前來報復,毀了他平靜幸福的家庭,尤其是他視若掌上明珠的寶貝女兒。這種人物和心態在昔日武林中恐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有湊巧,陳先聘請的私塾先生蘇昌杰又是一隱名埋姓的朝廷通緝要犯。而前來找陳先復仇的李青山,以及奉命前來抓獲蘇昌杰的廖伯欽幾乎在同時闖進了陳先家,這之中,又夾雜著廖伯欽對凌姍的歹心,一個平靜的家庭終于失去了平靜,但作者對這諸多的線索卻處理得多而不亂,它們在小說中起伏跌宕,錯落有致,并匯聚一點,從而達到高潮。一場惡戰過后,陳先身亡,廖伯欽奔逃,李青山、凌姍則跟隨蘇昌杰圖謀再度反抗朝廷。故事發展有起有落有高潮,前后連貫完整。
武林恩怨既有家仇,又有國恨?!堆钟 分胁粌H寫了李青山的前來了結家仇的行為,重點突出了蘇昌杰反抗朝廷的壯舉。蘇昌杰的起義雖遭到朝廷的鎮壓,但他的革命志向卻不曾改變,始終不向統治者屈服妥協,起義失敗后,他逃往鄉下,并隨時準備積蓄力量,再度反抗,在這里,武林的俠義實際上是革命者不屈的靈魂與意志的表現,驚天動地,悲壯可敬,從而與一般地限于家仇恩怨糾葛的小說不可同論,小說實際上頌揚了民族正義。
朝廷鷹犬廖伯欽的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這是一個卑鄙邪惡的走狗形象。為向統治者邀功請賞,他不惜充當追捕革命者的朝廷走狗。為霸占凌姍,甚至不惜殺害同其父交情頗深的陳先,毫無人性與良心可言。廖伯欽的作惡多端,以及錦衣衛的兇狠殘酷,也使我們從一個側面了解到當時統治階級的高壓,社會矛盾的尖銳,以及普通人民生活的朝不保夕的悲慘命運。
小說不僅結構緊湊集中,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語言也極為流暢,不失為一篇優秀的武俠小說。
上一篇:《血劍狂人》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血斧》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