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太史公》鑒賞
始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王書[1],未嘗不廢書而泣也。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2],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3],安期生教毛翕公[4],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5]。蓋公教于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6]。
【段意】 此為司馬遷論贊,借蒯通、主父偃之口表達讀樂毅報燕惠王書的心情,補充漢初黃老學說的師承及樂氏后裔與道家的關系。
注釋
[1]蒯(kuai)通:本為燕人,因游學于齊,故稱齊人。楚漢時以善辯著名,曾游說武臣(武信君)不戰取趙地三十余城。游說韓信反漢,信不用,遂佯狂為巫。詳《淮陰侯列傳》。主父偃:漢武帝時臨淄人,西漢大臣。少學縱橫術,曾輔佐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終獲罪被殺。[2]河上丈人:戰國末人,姓名,國籍皆不詳,好老子學說,著《老子章句》。[3]安期生:秦瑯玡人,受學于河上丈人。往來海邊,以賣藥為生,終老不仕,時人稱千歲公。[4]毛翕(xi)公:不詳。[5]蓋公:齊膠西(轄境相當于今山東高密縣地)人,通黃老言,齊相曹參用其言,齊因而大治。[6]曹相國:漢初大臣曹參,惠帝元年繼蕭何為相。
上一篇:《史記·春申君列傳第十八·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于秦[1],秦留之數年.》鑒賞
下一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后四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