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搖曳有致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睋u曳有致。(高亮功《蕓香草堂評山中白云詞》 卷一)
【詞例】
八聲甘州
張 炎
辛卯歲,沈堯道同余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并寄趙學舟。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解析】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小序” 中已有說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辛卯(1291),詞人與沈堯道從大都 (今北京市) 回到南方,沈居杭州,張住越州 (今浙江紹興市)。翌年,沈來訪。事后,詞人寫成此作。詞抒寫北游之壯懷,南歸之愁情,友情之真摯,國事之憂心。事之曲折,情之起伏,文之波瀾,使得整首詞聲情激越而纏綿,意蘊深厚而多變,搖曳有致。起筆以 “記”字領起,清勁有力。前五句一氣貫穿,氣象蒼莽。當年北上之壯舉歷歷在目。“玉關”,此泛指北方?!按唷弊终Z出唐岑參 《北庭貽宗學士道別》詩:“容鬢老胡塵,衣裘脆邊風。”形容寒氣凜冽,居然把貂皮輕裘凍裂?!翱萘帧?、“古道”、“長河(黃河)”三組意象則共同在空間構出一幅寥廓之氣象,透視出身為南人的詞人在心理、生理上的感覺和反應,實寫和虛寫結合。在這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北國,詞人攜友呼朋,“踏雪”“清游”,“飲馬”黃河,“此意悠悠”。不能不說是瀟灑得可以,豪放得可以。至此,詞人筆鋒驟轉,從北游折到南歸?!岸虊簟币韵滤木洌渚渲毓P,力透紙背。“短夢依然江表”言壯游時間之短,如一夢醒來,依然身在江南。隱約傳出淡淡的遺憾。詞情亦始由超然、豪放化出淡憂、繼而轉入深愁。“老淚灑西州”用晉羊曇哭悼謝安之典?!稌x書·謝安傳》 載: 羊曇為謝安所器重,謝安扶病還都時入西州門。謝死后,羊“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嘗大醉,不覺至州門,痛哭而去”。詞中 “西州”,借指南宋故都杭州。詞人所發的存亡之感,不獨為個人情懷(懷念友人),故能上接“短夢”,下起 “落葉”,且遙引下片 “舊沙鷗”?!耙蛔譄o題處,落葉都愁”。此兩句從眼前實景——深秋落葉下筆,借紅葉題詩舊典,翻進一層新意,其情不可訴,意不可吐,故曰 “無題處”。既豐富了 “老淚”句的意象,又擴大了 “愁”之詞境。人愁、物愁,無處言愁,無法寫愁,卻又處處見愁。舊典新用、不著屠沽。前人喻愁有以山、以水、以草等,如 “憂端齊終南”(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虞美人》),“落紅萬點愁如?!?秦觀 《千秋歲》),“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青玉案》)。張炎此句亦可與之媲美。
換頭 “載取白云歸去”,以疏宕之筆又從南歸懷人折回眼前現實:“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白云”兩字意蘊十分豐富?!肚f子·天地》 云:“乘彼白云,至于帝鄉”;陶宏景 《招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作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可持贈君?!贝藶殡[者象征,借指友人高潔的品行節操; 又取其飄忽狀,喻友人匆匆聚會匆匆分手; 同時暗指友人重返白云深處,過隱居生活;詞人將望白云而預祝他歸途象白云輕捷、順利。全句一掃 “愁”、“淚”,筆意灑脫,不免使人聯想起現代詩人徐志摩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再別康橋》)緊接著兩句:“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被谩毒鸥?。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楚佩”,楚女 (湘夫人) 的玉佩?!芭啊保?湘夫人)低徊顧影。留佩結情以示懷念,弄影中洲,飽含惜別之情。兩句借湘夫人對湘君的懷念,來表示自己對友人難舍難分之纏綿情意。筆意又從灑脫跌入委婉?!罢厶J花贈遠,零落一身秋”。贈佩寫別者離緒依依,而折蘆花則寫送者情懷悵悒。深秋,江南無前人常贈之梅花,卻處處可見白茫茫蘆花。詞人從眼前實景著筆,改“折梅寄遠”為折葦贈遠。蘆花潔白,風吹花落、紛紛揚揚,詞人以此象征自己清貧高潔,飄零無依,身世象深秋的蘆花一樣凄寂零落,字里行間,不乏亡國遺民的家國之痛。因此,此處“蘆花”既為物,又是人,虛實相存,亦凄斷,亦警絕?!跋驅こ?、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此三句由 “蘆花”引出,在尋常之地,見尋常之人,身處山野雖然也有二三子相聚悠游,但終非老友舊侶,不能取代沈堯道、趙學舟等友人在心中的位置。情深一往,言外可知。詞中以“舊沙鷗”喻故交,寄慨遙深。鷗非一般飛禽,乃是有靈知之精靈。用此既指彼此不存機心,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又與前面“白云”呼應,暗喻閑適的隱居生活; 且順便落實了詞序中的另一位老友“趙學舟”。一石三鳥,意蘊深美。知音難覓,言外見之; 離別情懷,更不待論; 寄人懷人之旨全盤托出。此三句從全詞來看,是在憶舊游,抒愁情,敘別離,言贈遠之后,復抒懷人之意,是在詞意幾經旋折之后,再次開合跌宕,情起波瀾。詞句如行云流水,清空明快,充分表現出舒卷自如,搖曳有致的“山中白云”的典型詞風。結末三句,以景結情,情深一往,既化用唐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句意,又融合王粲“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登樓賦》),辛棄疾“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怕上層樓,怕見夕陽,歸根結底為怕由此引起的故人之思,故國之思。再次寫足“不是舊沙鷗”的友朋聚散之悲,“卻怕登樓”的家國身世之感。全詞抒切切之情,綿綿之意,深深之感,開合張弛,頓挫騰挪,既有旋折,又顯流暢,令人有回腸蕩氣之感,“蒼涼悲壯,盛唐人悲歌之詩不是過也”。(陳廷焯 《云韶集》)
上一篇:結構類·離合順逆,隨意指揮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有點有染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