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類·善于鋪敘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耆卿詞,善于鋪敘,羈旅行役,尤屬擅長。(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
【詞例】
八聲甘州
柳 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解析】陳廷焯評柳永詞時,說他 “善于鋪敘”,陳振孫也說: 柳永 “尤工于羈旅行役。”(《直齋書錄解題》)柳永之所以善于鋪敘、工于羈旅行役,這與他平生遭際有密切關系。
柳永的一生是坎坷的,遭遇是不幸的。有意志、有理想,但由于他生性放浪、狂傲,得罪達官貴人,甚至皇上。當他科舉考試落選后,他寫了一首 《鶴沖天》,抒發內心的牢騷,詞中說道“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看了頗為生氣,當柳永再次去參加科舉考試時,仁宗見了他的名字,就說:“此人風前月下好去 ‘淺斟低唱’,何用 ‘浮名’?且填詞去!”此后,他填詞時干脆在下邊寫上“奉旨填詞柳三變”。因他狂傲,使他的詞不僅得不到達官顯宦的欣賞,而且常遭到他們的擯斥。直到他改名為“永”,才考中了景祐元年(1034) 的進士,到睦州做了一個職務低下的推官。后來,他一直沉淪于卑微的官職中,展轉遷徙于仕途羈旅冶游中,度著他那狂放浪漫的生活。
他政治上雖然失意,但卻使他有更多機會去接觸歌女和樂工,并從民間曲子詞中吸取營養與豐富生動的語言。他具有審音度曲的天才,精心創制了大量的慢詞,在描寫方式上又能擺脫傳統的束縛,從而使他成為白描圣手,成為中國詞壇上一位杰出詞人。
慢詞由于調長、字數多、容量大,不能只以一個重點的感發為主,它須要鋪展開來敘述。為適應慢詞寫作的需要,柳永運用了鋪排敘寫的手法。這種手法便于細膩、詳盡、淋漓酣暢地敘事、寫景、抒懷。它可以烘托氣氛、提高意境,使作者的感情得以充分表達。柳永在運用鋪排敘寫手法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周濟評柳詞說:“其鋪敘委婉,言近意遠,森秀幽澹之趣在骨。”(《介存齋論詞雜著》)柳永平生最得意而杰出的詞作,乃是他的行役羈旅諸作。在這些表現羈旅行役內容的作品中,耆卿成功地運用了鋪敘手法,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這里,我們就其羈旅行役方面的代表作 《八聲甘州》,看看他是如何進行鋪排敘寫的。
《八聲甘州》 是一首敘寫羈旅漂泊、抒發深沉感慨的詞作。上片描寫暮雨后凄涼蕭條的秋景。起首二句,以“對”字領起,寫登臨縱目所見暮雨瀟瀟,灑遍江天,清澈如洗,顯出秋色的蕭瑟凄涼。此二句氣勢磅礴,境界開闊。緊接著,以“漸”字領起“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一場秋雨過后,秋風更加寒冷、強勁,關塞河流顯得冷落,雨后殘陽照射著游子所登臨送目的高樓。這三句,寫出高遠的景色和開闊博大的形象,具有盛唐詩歌博大高遠的氣象。為此,蘇軾贊美說:“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趙令疇 《侯鯖錄》)這是頗有見地的。沈祥龍在評詞時也說:“誦耆卿‘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句,自覺神魂欲斷。蓋皆在神不在跡也。”(《論詞隨筆》)以上寫仰望,往下,轉寫俯視。隨著霜風的凄緊,紅花綠葉也都衰敗凋零了,一切美好的景物也都休止了。宇宙間始終不變的,只有樓前的長江流水,默默無語地向東流去。“是處”四句在寫景中,在感嘆時光的消逝中,包含有對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哲理認識。上片全是寫景,興象高遠,且景中寄寓著悲秋的感情。
下片,觸景生情,抒寫思念家鄉及妻子的情懷。作者分三個層次展開鋪寫。第一層寫其“不忍登高臨遠”,實際上,上片所見之秋景,就是在他“登高臨遠”之時。偏云“不忍”,這是因為他登臨時,想到自己年華老大、落拓無成,想到自己為蝸角功名、蠅頭利祿而奔波在羈旅道途之上,心情夠為悲傷; 如果登臨時,再望見遠方的山水,勾引起對遙望的故鄉之思念,歸家的念頭就會難以收拾,內心就會增添一份悲傷。既然“歸思難收”,那為什么還長年漂泊在外,不及早回到情人的身旁?第二層,“想佳人”三句,是仿效杜甫 《月夜》 的寫作技法,從對方寫起:“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柳永想象他的妻子在妝樓上舉首遙望,盼著他坐船回來,多少次看到從天邊開來的船,都以為是丈夫回來了,結果都錯認了。表面是寫佳人對作者的盼歸,實際上是加倍寫出作者對佳人的懷念。句意是從溫庭筠 《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化出。第三層,為對方設想自己:“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妻子還以為我不思念家中親人,不然,為什么不回家來?可是,她怎么知道我現在正倚著闌干,遙望遠處,懷念家中妻子,心中愁思凝結不解。這又增添一層曲折,將懷人之情迂回反復、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
鋪敘手法,在長詩和辭賦中,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技法。在詞的發展中,當令詞盛行之時,是無法運用鋪敘手法的,因為令詞字數少、容量小、意蘊深,只有到柳永時,他創作了大量長調慢詞,鋪敘手法在詞中才得以充分運用,發揮它的藝術效力。劉勰曾說:“思贍者善敷”、“善敷者辭殊而意顯。”(《文心雕龍·熔裁》)意思是說: 文思豐富的人善于敷演,善于敷演的,增加了文辭而用意更明顯。這里所說的 “善敷”,就是“敷而演之”,就是鋪敘,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 “生發”、“開掘”。所謂 “開掘”,可以是從橫的方向,從幾個方面加以刻劃; 也可以是從縱的方向,從幾個層次加以剖析。長篇敘事詩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的一些段落,在描寫人物和場面方面,極盡鋪排之能事。如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一段,描寫焦仲卿在母親逼迫下,不得不把蘭芝暫時驅遣回娘家,就在他們離別前夜,他們互相傾訴內心的感情。這段極為細致感人的對話,將仲卿忠厚而又有些軟弱、蘭芝善良而又剛強的性格、他們兩人深摯的愛情以及離別前夕難舍難分的痛苦心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再如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一段,描寫太守家派人給蘭芝娘家送禮訂婚的場面,極力鋪排敘寫,場面寫得極其盛大富麗。
在辭賦方面,不用說那些描寫都城、宮殿、池苑、畋獵的漢代大賦,就是齊梁那些駢體抒情小賦,也都善于鋪陳。如江淹的 《別賦》,不僅泛寫出行子與居人的離情別緒、悲傷斷腸,而且還鋪寫了貴族、劍客、征人、使者、游宦、方士、戀人種種不同的離別之苦,將人世間的 “暫離之狀”、“永訣之情”摹寫凈盡。而柳永,正是從古代長詩和辭賦中學得了鋪敘的技巧,并運用于自己的慢詞創作。夏敬觀就曾指出: 耆卿 “雅詞用六朝小品文賦作法,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懈。” (手評 《樂章集》)柳永在 《八聲甘州》 這首詞中,通過領字 “對”、“漸”、“不忍”、“望”、“嘆”、“想”等,將“秋天”、“日暮”、“雨后”的景色,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鋪展開來; 正是由于這些景色的變化引起他的興發與感動,于是又將其內心之悲秋、思鄉、懷人的復雜細微的感情,一層一層地披露出來,達到 “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的高超境地。
上一篇:記敘類·兼三者之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大開大闔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