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云夢傳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又名《英云夢三生姻緣》、《三生姻緣》、《英云三生夢傳》。八卷十六回。題“震澤九容樓主人松云氏撰,掃花頭陀剩齋氏評,嵩山樵子梅村氏較”。作者真實姓名無考。成書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聚錦堂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嘉慶十年(1805)書業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清經元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十四年(1888)掃葉山房仁記重刻本,藏天津圖書館。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古代中篇小說》排印書業堂刊本,1987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大連圖書館藏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聚錦堂刊本,1993年華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說大觀》排印錫環堂刊本。
唐朝德宗年間,蘇州書生王云好學而才高。某日,遇一乞丐被酒家追打,王云解其圍并慷慨贈與銀兩。哪知乞丐云龍真人乃一位神仙,后王云屢得其助。元宵燈節,賴皮滕武入王府行竊被捉,王云未加追究將其釋放并贈以銀兩,勸其改邪歸正。從此,滕武對他感激不盡。
春日融融,王云與友結伴同游虎丘,遙見一少女綽約多姿,又讀得她題寫于亭上的詩篇,知其才華也出眾,遂心馳神往,歸后相思久之,念念不忘。次年,王云去杭州天竺寺進香,題詩一首于墻上,恰巧被前來敬香還愿的吳夢云讀見,吳贊賞不已,立即揮毫和詩一首,題于原詩的旁邊。原來吳夢云就是王云當年虎丘所遇之美女。王云遙見相思之女,大喜過望,迫不及待擠向前去,冀圖相會,卻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沖得昏頭轉向,心中的人兒已不知去向。幸好拾得夢云無意失落于地的一塊方綾帕,上有題詩一首以及夢云的芳名。
清乾隆聚錦堂刊本
《英云夢傳》扉頁書影
清乾隆聚錦堂刊本
《英云夢傳》正文書影
王云就留在城中著意訪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探聽到線索,知夢云乃兵部侍郎吳斌之女。王云求人引薦而擔任了吳府的記室,又請夢云侍女繡翠傳語,誰料繡翠愛慕王云,定要捷足先登,與其成云雨之事。事泄,繡翠被吳府賣出,于臨走時才把王云的心事說與夢云小姐。王云也被驅逐。兵部尚書臧瑛之子臧新,趁慌亂中偷走綾帕,王云竟未發覺。
王云赴科場應考,舟到京口遭強盜搶劫,連人帶物一齊被掠至山寨。卻不料山寨頭人正是當年元宵節義釋的滕武,一場虛驚之后,王云被奉為上賓。滕武要把前寨主之女英娘嫁給王云。英娘本是良家女子,六歲時被劫掠上山,乖巧伶俐,十分討人喜愛,寨主遂收為義女。王云不知實情,認定英娘為賊女,遂以清白自居,堅決不答應這門親事。后來,王云偶見英娘題于壁上之詩而敬佩其才華出眾,因生愛慕之心。侍女香珠替他們傳詩遞簡,兩人私定終身。英娘勸王云要以功名事業為重,幫助他離開了山寨。
臧新偷得綾帕,就派媒婆去吳府求親,遭拒絕。一計未成,又施一計,臧新派人拿著綾帕到吳府進行威脅,聲稱這是夢云給他的定情物。不料所派幫閑在路上丟失了綾帕,反遭夢云兄長吳璧奚落一番。無巧不成書,此帕恰被王云的姨丈鄭乾意外拾得。
王云為尋夢云又來杭州,游西湖時結識夢云的兄長吳璧。吳璧賞識他的才學而為弟聘作教師,王云復入吳府。王云請人撮合,夢云應允:只要還她綾帕則可共偕姻好。王云因綾帕丟失而喪魂失魄。此刻,姨丈鄭乾告知拾到綾帕事,王云喜出望外,討來綾帕即奔向吳府。不料情急之中,錯拿英娘所贈之帕交夢云,夢云見后大為惱火,王云百般解釋,始得諒解,兩人訂以終身。
夢云的父親吳斌奉命出使外國,伯父接夢云全家上京。途中,臧新假扮強盜劫走夢云,幸云龍真人救免,安置夢云到姑蘇慧空庵住下。兵科給事楊凌夫婦在慧空庵進香時遇夢云,知其為吳斌之女,就收為義女并帶她上京尋父。不料吳斌從國外歸來后已回杭州老家休假。此時,夢云與英娘已成閨中知己,她們互剖心懷,夢云方知英娘乃王云錯送帕上之人,英娘方知王云先有夢云。
兩年后,王云又試,中了鼎甲第三名探花,入詞林編修職。英、夢二女聞訊后欣喜不已。臧瑛父子嫉妒王云,適值滕武揮兵下山,臧瑛奏請圣上批王云率兵征討,欲加害之。王云臨危不懼,精選兵馬,所向披靡。臧武見征討元帥是當年恩人王云,就下馬歸誠。圣上大悅,賞賜王云。王云雖官居極品,但難忘英、夢二女,不免時時感而嘆之。楊凌有意試探其心,假托欲以自家二女嫁之,王云堅決拒絕。楊凌設計,先將英、夢二女藏聚春園中,預錄二女之詩于壁上,然后邀王云游園。一波三折,王云終于與英、夢二女會面。有情人終成眷屬,夢云封一品正夫人,英娘封一品亞夫人。恰巧吳斌假滿攜全家進京,于是一門大團聚,皆大歡喜。
臧瑛賣官鬻爵,縱子為非作歹,又江中扮盜搶劫王云命婦,罪惡累累,被削職為民永不復用,發配邊遠充軍。
王云和英、夢二女,恩恩愛愛。二女各生二子,皆聰明伶俐,會試皆高中。全家高官厚祿,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云龍真人點撥王云夫婦:三人本是上天列宿,合該歸位。三人于望日端坐,皆無疾高壽而終。
上一篇:《花柳深情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蓮子瓶演義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