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類·妙用成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怨憤填膺,不可遏抑。運用成句,純以神行。(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
【詞例】
水調歌頭
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別離,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解析】陳廷焯這里所說的 “運用成句”,是指詞人的一種技法。它是將前人詩文或經典作品中的現成語句,經過巧妙運思,然后直接援引進自己的作品,使自己不便說或不愿說或說不出的意思,含蓄而又痛快地流露、表達出來。由于作者的巧妙經營,引入的成句已經成為新作的有機構成,與其他語句一起融合成一個充滿生命的整體。因為成句的基本面貌與基本意思并沒有改變,所以,在閱讀與欣賞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會觸發讀者的記憶與聯想,調動與復演自己過去的審美經驗與情感體驗,并以之去體察、揣摹和玩味詞人援引成句時的心理、情感和思想,進入與作者創作時相通的情境,從而使作者不曾說出來的情緒、情感、噴礴而出,活脫、全部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樣,在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的體味之中,讀者獲得了一種全新的審美快感與滿足。由于作者將意思隱含在成句的情境之中,作品為讀者留下了一個聯想和想象的藝術空間,因此,讀者的審美個性與欣賞能力的不同,從中領略到的審美愉悅也便各不相同,作品也因之而充滿了豐富的藝術張力與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詩詞創作中,妙用成句不僅可以使作者將某種憤激情懷表露出來而不至于引起別人的不快,還使作品顯得雋永幽深、簡約含蓄。辛棄疾詞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廣泛吸取詩、散文、口語等成句入詞,這些似乎是信手拈來的成語典故,一經詞人經營,便頓時生機勃勃,成為辛詞獨特意境的有機構成。他的 《水調歌頭》“長恨復長恨”幾乎通篇用前人成句,然后詞人自立機杼,熔鑄己意而成章,文意繁富而曲折跌宕。而在作者采用的九個成語典故中,起統領作用的是屈原的 《離騷》 和陶潛的 《歸去來辭》。
作品以“長恨”兩字領起全篇,開篇即奠定了詞的基調,渲染了悲愴怨恨的情感氛圍。辛棄疾向來立志“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后名”,但南渡以來屢遭曲折,壯志難酬,如今雖在久閑之后復出,可一個地方刑官與領兵北上、收復中原的理想,相隔不啻天壤,這種失意之恨,怎不叫詞人長嘆吁噓! 更何況這一腔憾恨又哪能訴說得了! 詞人只能悲歌長吟,發而為“短歌行”了。古樂府有“長恨歌”和 “短歌行”曲調,辛棄疾這里妙用樂府題名而為新句,了無斧痕,天然渾成,實在是大手筆?!昂稳恕眱删?,融化了 《史記》和《論語》 兩處成句典故。“為我楚舞”語出《史記·留侯世家》:戚夫人深痛其子不能立為太子,漢高祖便安慰她說:“為我楚舞,我為若楚歌”; “楚狂聲”典出 《論語·微子》:接輿面嘲孔子,為歌《鳳兮歌》。辛棄疾熔鑄了兩個典故,并用“何人”點化,于是原本相距甚遠的兩個成句,便有了一種嶄新的意境,從而間接表達出作者士不遇的滿腔怨憤,批判了現實政治的黑暗?!坝嗉取比?,連用 《離騷》 的三個成句,抒發自己潔身自好、勤修美德、不隨俗俯仰的思想感情。由于作者運用成句的自然確當,將其感情由激憤昂揚而深沉哀婉的發展,在前后兩處成句的鉤連之中完成了,如風行水上,自如游刃。詞人歌至此處,情還不能已,恨還不能平,于是再次轉用 《孟子·離婁》 中 《孺子歌》 的成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表達了自己于污濁現實之中,守正不移、特立不遷的崇高人格理想。以上三個層次的若干成句,緊扣“長恨”而結為一體,逐層推進發揮,感情深沉悲涼,雖然幾個成句出處各別,但由于作者的點化,融入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情感,因而共同構筑了一個整體意境,成為一個有生命的世界了。劉熙載曾在 《藝概·詞曲概》 中贊揚說:“稼軒詞龍騰虎擲,任古書中理語、廋語,一經運用,便得風流,天姿是何復異!”
下片換頭三句,化用 《世說新語》 中西晉張翰事。翰縱任不拘,或謂“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張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毙翖壖苍凇耙槐啤迸c“身后名”之間,用了“何似”一詞,極婉曲地藉以道出自己用世與遁世的矛盾心理,從而表達自己對現實政治的感慨悲憤,引出下文“人間”句,在自問自答中,批判時政?!氨比?,語出 《九歌·少司命》,轉筆鉤連“飲餞”,道出與朋友“生別離”的痛苦和依依不舍的真情,表達了對別后難有“新相識”的憂傷,間接表現了作者漠視功名富貴、珍愛人間美好情誼的懷抱。結句又化用了陶淵明 《歸去來辭》 中成句“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和李白“明朝拂衣去,永與白鷗盟”的成句,再次表白自己心跡: 不愿涉足黑暗的官場,不對前途抱有希望,愿學陶淵明歸隱山水之間。
總之,這首詞中作者雖然迭取前人成句入詞,但因為詞人以悲憤勃郁之氣統貫全篇,前人成句經過作者化去町畦,便不再是原先的片斷的、靜止的語句,而是“化”進自己的境界之中,成為作品藝術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讀來不見堆壘破碎之弊,而是水乳不分的整體了。正因辛棄疾援引成句入篇時“用舊合機,不啻自其口出”(《文心雕龍。事類》),所以作者對國事家事的滿腔怨憤,不著痕跡但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同時,在運用成句構筑意境方面,作者匠心獨運,做到了融化無跡、驅遣自如,就象陳廷焯所說的那樣:“運用成句,純以神行。”
上一篇:起結類·兜轉一層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用事類·使事靈活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