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遵遙塗,方與情人別。
嘯歌亦何言,肅爾凌霜節(jié)。
離合詩是雜詩的一種,即根據(jù)漢字上下、左右、內(nèi)外結構的特點,在詩句內(nèi)拆開字形,取其一半,再和另一字的一半拼成它字,先離后合。一般來說,“離合”一個字往往由四句詩組成,如潘岳《離合詩》第一章“佃漁始化,人民穴處。意守醇樸,音應律呂”,前兩句的第一字由“佃”離“人”而為“田”,后兩句的第一字由“意”離“音”而為“心”,將“田”與“心”相合即成一個新的字:思,這才是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內(nèi)容。不過,也有偶爾用六句詩組成的,如謝靈運《離合詩》“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懷繾綣,口脈情亦傷。劇哉歸游客,處子忽相忘”,前兩句首字,從“古”去“十”,離出“口”;中間兩句首字,從“加”去“口”,離出“力”;后兩句首字,從“劇”去“處”,離出“刂”,六句首字離出的“口”、“力”、“刂”合成一個新字“別”。
離合詩漢魏時即已有之,離合的方法有多種。自潘岳以后,則基本定型為兩句首字相離的方式。
作為雜詩,離合詩一般有四種句式:四言、五言、楚辭體及楚辭體與四言雜揉的,可見這種詩體在句數(shù)、字數(shù)上沒有具體的限制,在拆字合詞的規(guī)范下還有一定的自由。
從內(nèi)容來看,離合詩有詠物的,如王韶之詠雪,王融詠火;有表達某種抽象觀念的,如賀道慶離為“信”、蕭繹離為“寵”;也有表達某種樂趣的,如石道慧離為“娛”、沈炯離為“閑居有樂”;也有表達與離、別有關情緒的,如劉駿離為“悲客他方”,謝靈運離為“別”,謝惠連此詩共二首,其一離為“各”,即天各一方,其二離為“念”,即思念懷想,兩首詩表現(xiàn)了分別與思念的情感流程。最初的離合詩,詩的內(nèi)容與“謎底”(指合成的新字)基本上是分離的,而詩題只是表示文字的離合,如孔融、潘岳的作品。至劉宋一些言別狀離之作中,才出現(xiàn)了題旨、內(nèi)容、謎底的三者統(tǒng)一,題目包括雙重的“離合”含義,即文字的游戲離合與人生的悲歡離合,內(nèi)容、詩句又是直接描寫離別之狀、抒寫離別之情的,而合成的新字又異常清晰地點明離情別緒,使詩句的藝術描寫更加醒豁,又與詩題遙相呼應,從而為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離別詩增添了新的品種。
謝惠連的這首《離合詩》即屬于抒寫離情別緒一類的,前兩句直接描寫離別之狀,一只遠行的小舟將沿著漫漫的征途前進,在這“蘭舟催發(fā)”之時,我正與“情人”告別,很可能是“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只不過與“我”告別的“情人”,不是柳永、秦觀筆下的戀人,而是故舊,如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回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后兩句抒離別之情,嘯歌,是魏晉士人渲泄情懷的特有方式,長嘯一聲,不必多言,自能使人情懷肅然。肅,猶嚴,句謂使爾凌霜之節(jié)更嚴,既點明季節(jié)時令,又暗喻自己對友情的珍重、執(zhí)著;既突出了友情的高潔、深沉,又在贈別之中寄寓了殷切的勸勉之意。
作為“離合詩”,總是“戴著鐐銬跳舞”,同樣也難免有拼湊的痕跡,此詩亦不例外。但從言情的角度來看,表面與深層、情感與寓意還是吻合的,兩個層面的“離別”之意起到了“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的藝術效果,“才思富捷”的作者馭難就易,契機入巧,借助文字的離合,寫出了離別詩的情韻、意境,使此詩超越了“游戲”的世界而跨入了“詩”的領域。
上一篇:《看美人摘薔薇·劉緩》原文|賞析
下一篇:《離合郡姓名字詩·孔融》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