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類·鉤勒入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鉤勒之妙,無如清真。他人一鉤勒便薄; 清真愈鉤勒愈渾厚。(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詞例】
滿 庭 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解析】 周濟贊周邦彥作詞善于鉤勒,并稱其“愈鉤勒愈渾厚”;這是清真詞的藝術特色之一。上面所舉這首清真詞的名篇 《滿庭芳》 即被陳洵評為:“層層脫卸,筆筆鉤勒,面面圓成。”(《海綃說詞·宋周邦彥片玉詞》) “鉤勒”,本是我國繪畫技法的用語,指以線條鉤描出物象的輪廓,使之形態分明。周濟、陳洵以這一畫技用語來稱贊周邦彥的詞藝,主要指其寫景狀物之精細工巧。近人葉嘉瑩在 《靈谿詞說·論周邦彥詞》 中引述周濟的評語后說:“其所謂‘鉤勒’者,便正指周詞之工于對物態之描摹,而周詞對物態之描摹,則是每一筆鉤勒都有每一筆鉤勒的作用,所以才能不流于淺薄重復,而可以令讀者于思索后體會出一種深厚之意味。這實在是周詞的一種特長。”這段話是對周濟的 “鉤勒”之說的詮釋。如果推廣 “鉤勒”的含義,似也可包括對人物、情事的描摹。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 中對清真詞頗有微詞,但也贊美其 “言情體物,窮極工巧”,這其實也是指其善于鉤勒而言。
從這首 《滿庭芳》 來談,它是周邦彥 “出教授廬州,知溧水縣”( 《宋史》本傳),“浮沉州縣”《揮麈余話》卷一)期間所作。上片以寫景為主,正如陳洵所說,“筆筆鉤勒”,寫足了“夏日溧水無想山”之景。起調兩句就眼前熏風、梅雨的天氣,鶯老、梅肥的物候,融化杜牧“風蒲燕雛老”( 《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 “紅綻雨肥梅”(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句,只用八個字已物象鮮明地描摹出江南夏季景色的特征; 再緊承 “午陰”一句,以一樹午陰、亭亭如蓋的近景特寫,把那夏景描摹得更加工細完足。下面 “地卑山近”兩句,則把上面所寫之景置于無想山邊這一特定環境之中,進而凸現其氣候濕潤的地理特征和季節特征。接著,又以 “人靜”兩句把畫筆轉向烏鳶、小橋、流水,全面鉤畫出周圍的景物。歇拍處更以 “憑欄久”一句隱隱描出作者的身影,并說明以上摹寫的景物都是憑欄所見,也透露了作者之孤寂無聊; 而 “黃蘆苦竹”兩句則即景化用白居易謫居九江時所寫 《琵琶行》 中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句意,既是回應 “地卑山近”兩句,以復筆作加重的描畫,使上片所鉤勒之景物 “面面圓成”,愈加 “渾厚”,也暗示作者之在溧水與白居易之在江州的處境相似,從而對下片所寫起了過渡作用。至于這首詞的下片,轉為以抒情為主,抒寫其天涯淪落、“漂零不偶”(作者 《重進汴都賦表》 中語)的 “江南倦客”之情,而其用筆的周至曲折,也有 “愈鉤勒愈渾厚”之妙。
在清真詞中,鉤勒入妙之作,觸處可見。例如: 周濟對其 《浪淘沙慢》(晝陰重)一闋的結拍 “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余滿地梨花雪”三句,贊為 “鉤勒勁健峭舉”( 《宋四家詞選》評語);陳洵還贊其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一闋的換頭“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浙無聞,空帶愁歸”三句“鉤勒渾厚”( 《海綃說詞·宋周邦彥片玉詞》)。周邦彥多作慢詞; 慢詞有賴于鋪敘,而鋪敘有賴于鉤勒。陳振孫稱周的“長調尤善鋪敘,富艷精工”( 《直齋書錄解題》 卷二十)。大凡善于鋪敘的作者,往往也長于鉤勒。先于周邦彥、以鋪敘見長的柳永的 《樂章集》 中也不乏鉤勒入妙之作,例如其 《曲玉管》(隴首云飛)一闋,就被馮平《冰簃詞話》 贊為:“鉤勒處亦極渾厚”。(見 《宋詞緒》)當然,就鉤勒之渾厚而言,柳詞實遜周詞一籌。周詞之鉤勒渾厚的特點是與其運思深曲、長于謀篇的特點相輔相成的。周濟既稱“鉤勒之妙無如清真”,又稱“美成思力獨絕千古”,還說“清真詞多從耆卿奪胎,思力沉摯處往往出藍”(見(《宋四家詞選》 中對柳永《雨霖鈴》詞的評語)。這正是看到了鉤勒與思力之間的關系。師承周邦彥、被陳洵譽為“神力獨運”(《海綃說詞》)的吳文英,也是鉤勒能手。對其《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詞,陳洵指出其“第二段‘十載西湖’,提起,而以第三段‘水鄉尚寄旅’作鉤勒”;又稱其第三段中“臨分敗壁題詩”句于“別后訪、六橋無信”句“為倒應”,“別后”句于“臨分”句“為逆提”,“漁燈分影春江宿”句于 “水鄉尚寄旅”句“為復筆”,“作兩番鉤勒,筆力最渾厚”(《海綃說詞·宋吳文英夢窗詞》)。這一“作兩番鉤勒”之法,與上舉周邦彥《滿庭芳》詞上片之“黃蘆苦竹”兩句于“地卑山近”兩句之為復筆,是如出一轍的。
鉤勒是詞藝中常用的技法之一。以周邦彥的鉤勒入妙之作為范例,參照對比柳永、吳文英以及其他詞人對此藝術手法的運用,可以悟見此中三味。
上一篇:詠物類·刻畫新警為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用縱筆虛筆寫感慨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