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國樂田演義
清古吳陳長卿藏春閣刊《后七國樂田演義》扉頁書影
清古吳陳長卿藏春閣刊《后七國樂田演義》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又名《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后集》、《樂田演義》。四卷二十回,一作十八回。題“古吳煙水散人演輯,茂苑游方外客較閱”。作者徐震,字秋濤,號煙水散人,浙江嘉興人。成書于南明時期。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五年(1666)嘯花軒刊《前后七國志》本,藏大連圖書館;清古吳陳長卿藏春閣刊本,藏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乾隆十八年(1753)刊本,藏天津圖書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璧園藏板本,藏大連圖書館;清宏德堂刊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清經國堂藏板本,藏浙江省圖書館;清聚秀堂刊本,藏天津師范大學圖書館;清京都文和堂刊《前后七國志》本,藏天津圖書館。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前后七國志》排印京都文和堂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璧園藏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經國堂藏板本。
后七國時,燕王噲只知道一味地愚頑固執、貪圖逸樂,是一個昏君。而丞相子之卻不知道加以規勸,反而時時憂慮自己地位不保,他見燕王對蘇秦之弟蘇代惟言是聽,便差心腹大夫鹿毛壽說媒,娶蘇代的千金為媳。能與燕國丞相結親,也正合了蘇代的心意,于是他在燕王噲面前稱贊子之有孟嘗君之賢,燕王遂將國家的大小事務都交于子之掌管。子之剛剛得權之時,還知道稍為收斂,但隨著他的權勢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就越來越大,竟讓鹿毛壽游說燕王讓位。太子平得知后,驚慌無措,忙入深宮苦諫,燕王卻是怒而不納,大臣們進諫,燕王俱揮叱不聽,還下詔把太子貶為庶人,不得入朝干預朝政。子之即位,將燕王幽禁,并廣選美女,一時間民怨沸騰、朝野慌張。大將市被反對子之,率軍殺奔宮門,卻被子之所殺,子之又要將太子平囚禁,太子平與太傅郭隗只得逃往幽僻的無終山。
燕國大亂,齊國乘機興兵,派將軍匡章率十萬大軍伐燕,而子之則派出將軍賈雷率五萬軍馬前去迎敵。燕國的百姓們因痛恨子之的荒淫無道,不但不守城迎戰,反而打開城門迎接齊師,于是齊師所到,如入無人之境,賈雷率領的燕國軍隊大敗。齊軍殺了賈雷,直奔燕都,鹿毛壽被齊兵刺死,子之戰敗被俘,燕王噲懸梁自盡,而燕國的二千余里土地都歸于齊國。齊宣王將子之凌遲處死,并命剁為肉泥,分賜諸臣,以為儆戒。然后齊宣王便命匡章掃平燕地,毫無恤民之意,而匡章更是變本加厲,其暴虐殘忍比子之有過之而無不及,使得燕國雞犬不寧。郭隗與太子平隱姓埋名躲在無終山,燕國的百姓因不堪匡章的凌辱,紛紛來到無終山,擁立太子平重興燕國。太子平即位,號為昭王,并封郭隗為相國,進為太師,隨后就把匡章率領的齊軍趕出了燕境。
趙國有賢人樂毅,乃樂羊之孫,將門之后,好講兵法戰略,曾欲投于齊國、魏國,卻都不納。樂毅聽聞燕昭王求賢若渴,遂往燕國,獻上表章。燕王召見樂毅,見他人物英俊,舉止昂藏,談吐之間又是高談妙論不斷,十分喜愛,遂將新鑄的亞卿之印賜與樂毅,命其統領國事,報先王之仇。樂毅既受了燕王的信任,便于朝野、民間下了多道命令,規章制度嚴謹,各項條例實施未及一年,燕國就已氣象勃勃,面貌大為改觀。轉眼間十年已過,燕國在樂毅的管理下,日日練兵訓將,治國養民,燕國日益強盛,但樂毅卻絕口不提為先王報仇一事,于是便有些大臣對此不滿,虧得燕王信任樂毅,全不動心。
又過了幾年,齊宣王已死,湣王即位,比宣王更加暴戾,一班讒佞之臣又助紂為虐,齊國內亂。樂毅見報仇的時機已到,便聯合了秦、趙、韓、魏、楚五國,領王命率十萬大軍伐齊。五國大軍各擁雄兵,齊聚齊境,守境將士慌忙報于湣王,而湣王正在驕橫之際,哪里會放在心上。湣王派韓聶迎戰,卻被樂毅之弟樂乘斬了,齊軍登時大亂。樂毅一路過關斬將,直抵臨淄,兵臨城下,齊湣王聞風夜逃。齊國百姓開放城門,迎接燕軍入城,而燕軍紀律嚴明,不動百姓一絲一毫,民心大悅。齊國的七十余縣皆編為燕國郡縣,而齊國的珠寶財物,也都歸于燕國所有,燕昭王見大仇得報,對樂毅更是感激萬分。
且說齊湣王出逃后,聽說只有莒州、即墨兩城尚堅守未破,遂直奔莒州。既得了莒州棲身,遂連連差人往楚國求救,并許諾盡割淮西之地以為酬謝,于是楚王便派大將軍淖齒領兵二十萬來見齊王。但淖齒見齊國只剩得二城未失,要以二城之力,恢復那七十余城,實在希望渺茫,遂暗通樂毅,殺了齊湣王。淖齒在莒州行王者之事,自立為王,驕淫狂奢,比湣王更勝十分,終于也被齊國的王孫賈所殺。齊湣王的世子名叫田法章,在燕兵攻打臨淄、湣王逃走時,他也逃往他方,王孫賈設法找到了他,迎至宮中,共立為王,號為襄王,莒州至此也漸有起色。即墨的守將突然死了,一時間三軍無主,于是便有人推薦了田單。這田單原是齊湣王的宗室,為人頗有才干,曾屢次勸諫湣王不果,這次他受眾人推薦,也不推辭,既為將軍,便周視城垣、整頓軍隊,毫不松懈。
清古吳陳長卿藏春閣刊《后七國樂田演義》插圖書影
莒州、即墨有了新主,人心大定,樂毅也知道此時已非攻克齊國的好時機,于是下令退兵。燕國有個大夫騎劫,見樂毅一戰勝齊,封為昌國君,執掌兵權,十分垂涎,遂在太子樂資面前進讒言。太子不知其奸,便在燕昭王面前誹謗樂毅,昭王大怒,笞太子二十。騎劫又以千金賄賂大夫宋璽,宋璽在昭王面前挑撥離間,被昭王斬首。昭王不但不聽信讒言,反而下詔書拜樂毅為齊王,樂毅拒不受命,昭王遂更信任樂毅。報仇一事已了,昭王便招來一班方士,日日在后宮點練金石丹藥,以求長生不老,卻因服藥過多而崩,于是太子即位為燕惠王?;萃鯙槿擞薨?生性多疑,又因樂毅而被昭王笞撻,便懷恨在心,想要伺機報復樂毅。而此時,田單卻派人去燕國散布流言,說樂毅在齊國擁兵自重,一心要自立為齊王。騎劫一聽說,立刻來匯報惠王,惠王傳旨拜騎劫為上將軍,領兵進攻莒州、即墨二城,以代樂毅之任。郭隗等一班老臣力諫,惠王不聽,老臣們嘆息不已,或稱病、或隱退而去。
騎劫連夜直奔臨淄,樂毅欣然交出兵權,即隱退回趙國而去。騎劫自受了兵權后,將樂毅的政令悉數改變,一味地用威肆惡,專尚殺伐。田單用計,使騎劫擒住齊國士兵盡皆割鼻,又掘發齊人的墳塋以辱其祖宗,齊人遂對騎劫恨之入骨,更加團結一致。田單又差一官員向騎劫詐降,并暗中送他黃金千兩,騎劫信以為真,不攻不守,只等田單來降。田單用火牛陣夜襲燕營,將惶恐的燕軍盡行砍殺,而騎劫也被田單刺死。燕軍受此大創,節節敗退,田單遂將齊國的失地一一收復,回到了臨淄。臨淄的許多老臣與即墨的兵將,見田單收復齊國,功勞甚大,遂請田單自立為王,田單勃然大怒,往莒州迎齊襄王歸臨淄。齊襄王封田單為安平君,食邑萬戶。而燕惠王見騎劫戰死,燕軍紛紛逃亡,悔恨不已,始知自己不該聽信騎劫的狂言將樂毅逼走,以至于鑄成大錯?;萃跖慢R軍趁勝追擊殺入燕國,欲請樂毅出山,樂毅婉言謝絕?;萃跤峙聵芬阒w國謀燕,十分厚待他還在燕國的親屬,樂毅大喜,勸趙王與燕王交好,兩國和睦相處,共享太平。
上一篇:《右臺仙館筆記》介紹|賞析
下一篇:《后紅樓夢》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