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詩篇名。又名《游俠篇》。三國魏曹植作。關于此詩意旨,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六十三說:“《白馬》者,見乘白馬而為此曲。言人當立功、立事,盡力為國,不可念私也。”清朱乾《樂府正義》卷十二說:“此寓意于幽并游俠,實自況也。……篇中所云‘捐軀赴難,視死如歸’,亦子建素志,非泛述也。”關于此詩的藝術特色,明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二說:“《名都》、《白馬》諸篇,已有綺靡意,而文猶與質錯也。”清寶香山人《三家詩》曹集卷二說:“前半幅敷衍處是賦體,人可能之。至‘俯身散馬蹄”以下,少陵前、后《出塞》,數語足以該之。且辭藻精警,結句一語未完復作一語,何等力量。”今按,此篇是曹植前期詩歌的代表作。詩中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而又具有強烈愛國熱情的“幽并游俠兒”的形象,熱情歌頌了他“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勇行為和高貴品質,從而寄托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全詩采用鋪敘手法。開頭以實托虛,通過對馬的描寫,表現游俠兒英姿颯爽疾馳赴邊的形象;中間運用排比,突出游俠兒的超人武功;結尾敘寫游俠兒的心理活動,揭示其崇高的內心世界,使英雄形象十分豐滿、動人。其語言華美,精于煉字,如對射箭和殺敵動作的描寫,十分準確、形象,表現了詩人杰出的語言才能。
上一篇:《白帝城最高樓》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白駒》簡析|導讀|概況|介紹